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成立于 1984年3月,重新组建于1999年9月,并于2004年12月20日被教育部正式审批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主任张诗亚。中心下
设:民族跨文化比较研究所、民族基础教育研究所、民族科技与教育研究所、民族心理研究所。中心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35人,其中教授20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13人;兼职研究人员8人,其中教授8人。主要学科带头人有:张诗亚教授、陈时见教授、张庆林教授、廖伯琴教授、巴登尼玛教授、杨昌勇教授、何景熙教授、张维平教授等。
中心立足西南,内合外联,对西南民族教育、心理及其背后之民族文化、社会发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在目前聚焦西部大开发的 背景下,为西部教育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之咨询基础。
中心汇集海内外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的精英,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执理念,尤重西南地区物种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与当地各民族生活的互动,脚踏实地,研究西南。研究人员爬雪山、走草地、穿峡谷、过溜索、架马帮、卧火塘 ……,用自己的辛苦,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将视野拓展到“活的教育”之中……
研究方向一 西南民族文化变迁中的教育发展
西南复杂的地貌、生态决定了民族构成的多样性( 36个民族,占全国民族的2/3)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原始到现代的巨大反差,举世无双的自然---人文系统决定了西南民族发展的双重性,即经济的落后与文化的丰富。前者制约西南地区及至全国的发展;后者既是中华文化构成和恢弘的重要资源,又关乎全球化加剧之际民主认同基础的强化。西南民族教育系两大重任于一体,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可促进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是兼顾两大重任的关键。
1.领域和对象的特殊,决定解决途径、研究方法及学术体系的独特。
2.研究西南民族教育于发展又针对性的理论,是发展中国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3.长期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变迁的大背景,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现已形成科研课题及教学发展大多集中于此的特色,并据此展开多项国际和作。
4.研究和教学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广泛展开横向联合,既服务地方,又拓宽资金来源。
研究方向二 民族科技教育与现代课程的改革
实现西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完成由外发转内生的过程。典型的“内生”则是“传统的”。而“传统的”即是西南诸民族在与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适应这已系统的智慧结晶。因此,契合西南人文社会情境,依靠教育,从传统科技中寻找西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点”是民族现代化的关键。此外,传统科技基础上的生态平衡,是低生产力生态平衡,故,必须对其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改造。要使两者结合,就必须根本改变因知识分化而导致的仅靠各领域专家各行其是的局限。由此,该研究方向形成以下特色:
1.学术积累充分。长期从事课程与教育论(1983年获博士学位点)、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
2.队伍构成合理,互补性强。
3.学术发展实践基础强。长要骨干长期主持教育部规划教材内地版九年制教材编制工作,具有从学前到高中的完整实验基地,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各种便利。
4.国内外的学术联系基础广泛而坚实。本方向带头人廖伯琴教授曾到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女王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等名校讲学,其多篇论著在国外发表。代表性著作《朦胧的理性之光》,得到李约瑟博士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