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及研究生教育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地处中国上海,两大校区分别位于松江区和长宁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环境优美宜人,系“上海市花园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59年。目前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MBA、艺术硕士、高校教师),学科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8大学科门类。学校共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同时设有10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检测中心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在校研究生总数近5600人,其中博士生830余人。学校坚持“着力创新、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加强内涵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至2007年,已有四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四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提名。研究生在三大检索上发表的源刊论文大幅度增加,对学校科研的贡献率正在大幅提升。毕业生就业状况态势良好,研究生就业率连续9年达100%.在上海市乃至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拥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资深学者,而且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现有教职工3000余名,其中院士8名、长江学者2名,有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近700名。
学校按照“坚持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十五”“211工程”建设被“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正式确认为“优秀”。纺织科学与工程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评估中,名列同类学科第一。依托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和教育部科研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为国家科技攻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校连续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连续两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连续两年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九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此外,学校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新材料、建筑、环保、医药、农药等领域,并为我国“神州”五号、六号和长征二号火箭的发射成功作出了贡献。学校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数也不断提升,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学校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世界60多所高等院校及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83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留学生。学校积极推进合作办学,与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纽约时装学院、日本宇都宫大学、日本服装文化学院、德国劳特林根应用科学大学、意大利米兰欧洲设计学院、法国鲁贝国立纺织学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等一批名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校重视举办国际会议,举办了第83届世界纺织大会、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上海世博会“大都市形象论坛”等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并自1995年以来成功承办年度上海市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凸现着学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日益活跃的国际交流新局面。学校注重校企联合,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软件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
学校历来重视培养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每年组织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全国各地,充分发挥自身高学历的人才技术优势,多次获得上海市最佳项目奖、优秀项目奖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及创业计划、上海市发明创造等赛事中多次获得特等奖、金奖或冠军。为激励研究生在学期间积极向上,帮助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奖学金(普通、优秀)、恒逸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制度,设有“宝钢”、“仪化”、“钱之光”、“桑麻”、“宏大”、“协大创新”、“天然”等奖学金,鼓励研究生全面发展,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由于学校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有七个专业的毕业生享有在英联邦国家开业资格(LTI)。
东华大学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21世纪的东华大学正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坚持创新人才培养为立校之本,在贯彻“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的发展理念中,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