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研试卷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研究
 
  从基本著作、学科体系、学术背景和思想发展史结合的角度,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教育的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的运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实践。
 
  (四)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总结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发展和执政实践的历史经验,探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揭示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一)学习年限:三年。
 
  (二)时间安排
 
  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大部分学位专业课及部分专业选修课,开始查阅本专业领域的研究资料。
 
  第二学年:完成所有学位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及专业外语课,完成硕士论文选题、开题论证,撰写文献综述等。
 
  第三学年: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要求4月底以前将论文寄送校外专家评审,6月上旬完成答辩。
 
  四、(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专题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专题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专题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专题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专题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专题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专题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专题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大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试行)
注:学位课9门,非学位课程(选修课)9门,还有必修环节4学分。硕士生一般应按教学计划取得35学分(不含必修环节),方可申请学位及进行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五、培养方式
 
  1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内,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制度,充分发挥导师个人及集体培养的优势。
 
  2.硕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在第一学年(前3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完成,并报指导小组同意。培养计划首先须服从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其次可考虑硕士生的个性特征、知识基础、研究方向来制订。培养计划明确地规定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研工作预期目标、研究方向、教学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等。在保证完成培养计划的前提下,硕士生可根据需要并经导师同意选修和补修若干其他课程。
 
  3.硕士生参加培养单位组织的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完成学业。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或延长学制,或劝其退学。
 
  六、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和论文研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本学科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
 
  论文选题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倡个案研究。并体现本专业所属方向的特点。
 
  结构合理,文笔流畅,中外文资料翔实,注释规范。
 
  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力争以较高质量和水平的成果参评学校和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在总体上体现作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
 
  2.论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中英文)、目录、导言、正文、结论、引文注释、参考文献、文献综述等。一般在3万字左右。按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打印装订。
 
  3.论文开题报告在基本完成学位课程的第3学期举行,由指导小组审查通过。硕士生围绕选题进行科研,要求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不少于100万字,社会调查研究不少于3个月,提倡发表阶段性研究论文或参著。学位论文必须在毕业当年4月底前完成和打印装订好,提交研究生处和培养单位,准备答辩。学位论文须经校内外2位专家评阅,一致通过,方可申请论文答辩。论文答辩会在毕业当年6月初举行。论文答辩通过并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通过,可毕业和授予硕士学位。
 
  七、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课堂教学实践不少于10学时,达到要求者记2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和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活动不少于10次,其中硕士研究生主讲人不少于4次(学术活动1次,读书报告3次)。达到要求者记2学分。
 
  八、考核方式
 
  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必修课程一律为考试,选修、补修课程以考查进行。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九、教材和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斯大林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4.《毛泽东选集》1-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1977年版;
 
  5.《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1999年版;
 
  6.《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994版;
 
  7.《邓小平年谱》上、下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8.《论三个代表》,江泽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
 
  9.《<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教育部社政司组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1.《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学说史》纳麒、陈国新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马克思主义史教程》段忠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7.《列宁主义论纲》李忠杰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18.《斯大林模式研究》李宗禹著,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99年;
 
  19.《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上、下卷,缪楚黄著,红旗出版社1987年;
 
  20.《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郑必坚等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21.《重铸中国魂—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钟家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4《哲学通论》,孙正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5.《唯物史观通论》,林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7《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研究》,陶德麟、顾阳康、汪信砚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3月版;
 
  29《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张一兵、胡大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张一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1.《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任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2.《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衣俊卿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3《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4《中国现代哲学》,郭建宁、张文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价值论》,李德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6.《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罗国杰、宋希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7.《伦理学》,罗国杰,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8.《道德观通论》,宋希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9.《人生观教育通论》,张孝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0.《价值学引论》,袁贵仁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1.《政治经济学通论》王守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四版)宋涛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高级政治经济学》,蒋学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总政治部宣传部组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经济学》(第14版及以后版本),[]萨缪尔森等著,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46.《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及以后各版本;
 
  47.《经济学专题教程》,赵学清、项飞编著,解放军出版社200512月版;
 
  48《<资本论>脉络》,张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9.《经济学原理》,[]曼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0《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月第二版
 
  5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修订本),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陈国新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张汉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4《科学社会主义》,高原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5.《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与前瞻》,李会滨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历史命运》,杨宏禹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7《社会主义思想史》,蒋建新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8《社会主义思想史》,萧贵毓、张海燕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59.《科学社会主义史纲》,刘佩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0.《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余文烈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1.《当代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江流、徐崇温主编,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62《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吴松、陈国新等,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3.《市场社会主义反思》,张宇,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64.《社会主义流派史》,徐觉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5.《人学原理》,黄楠森,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6.《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袁贵仁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韩庆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8.《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陆庆壬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69.《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吕世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月;
 
  70.《社会哲学导论》,王锐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1.《社会哲学》,王南湜,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2.《东方民族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实践》陈国新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73.《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刘启良著,学林出版社,1994年;
 
  7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李承,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76.《政治的逻辑》,王沪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7.《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8.《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林尚立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9.《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蒋建新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版;
 
  80.《毛泽东思想概论》田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1.王顺生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2.《邓小平理论概论》田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9年版;
 
  83《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廖盖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
 
  8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育部社科研究与思政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8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7.《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育部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8.《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第二版),冯特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9.《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陈国新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0.《当代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研究》,汤光鸿、朱凯兵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版;
 
  91.《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顾德欣,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2.《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第一版),主编段忠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9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缪尔·亨廷顿,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94.《全球化陷阱》,[]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95.《市场社会主义》,[]索尔·埃斯特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96.《新市场社会主义》,[]克里斯托弗·皮尔森,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97.《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安东尼·吉登斯,北大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年版;
 
  98.《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9.《中国的现代化》,[]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0.《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费正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01.《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02.《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03.《中国革命史通论》(第二版),朱育和、蔡乐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l995年版;
 
  104.《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向》,陈学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5.《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王维、庞君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6《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道路》,蔡长水、叶梧西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07、《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编辑部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108《苏联兴亡史》,周尚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09.《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江流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0.《苏联剧变新探》,宫达非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11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114《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导论》(修订版),胡树祥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115《法律基础》,修义庭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6《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朱宝荣,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7《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年版
 
  118《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孙小礼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0.《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罗国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1.《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刘德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4.《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6.《政治观教育通论》,王玄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7.《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戴艳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8.《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陈万柏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0.《现代西方意识形态导论》,车铭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1《现代领导者的人才观》黄波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2.《新纪元的第一国策——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文明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133《人才开发与实践》梁子保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余凯成,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
 
  13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张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6.《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陈庆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7.《调查研究实用指南》,查尔斯·伯克斯朵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8.《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9《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吴增基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0.《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宋林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4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2.《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苏主编,湖北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143.《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李哲夫等,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主要期刊]
 
  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2.《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4.《毛泽东思想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5.《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主办;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
 
  7.《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8.《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山东大学;
 
  9.《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办;
 
  10.《当代思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
 
  11.《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12.《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13.《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14理论前沿》,中共中央党校;
 
  15.《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
 
  16.《马克思主义研究书讯》,中国社会科学院;
 
  17.《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
 
  18.《国际观察》,上海外国语大学;
 
  19《毛泽东思想论坛》中共湖南省委;
 
  20《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等教育出版社;
 
  22.《思想理论动态参阅》,人民日报出版社;
 
  22.《求是》,中共中央委员会;
 
  23.《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24.《思想理论教育》,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6《党史纵横》,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
 
  27.《当代中国史研究》,当代中国研究所;
 
  28.《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29.中国社会科学所办其他相关刊物,如《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经济学动态》、《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史学理论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世界历史》
 
  30.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复印刊
 
  31.中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或哲学社会科学版,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81月调整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