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新闻资讯
考研查分
调剂信息
院校信息
考研试卷
考博试卷
考研动态
同等学力
报考指南
分数线
招生简章
专业介绍
考研心路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研复试
考研政治
考研英语
考研数学
专业课
法律硕士
工程硕士
会计硕士
帮助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哲学通论》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中国哲学、010103外国哲学、010105伦理学、010106美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
三、试卷的内容结构
基本观点
80 %
理论前沿问题
20 %
四、试卷的题型结构
简答
40 %
论述
60 %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导言 进入哲学思考
第一章 哲学的自我理解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观
一、哲学观与哲学理论
二、当代哲学观概览
三、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 哲学与常识
一、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
二、常识与经验的世界图景
三、常识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四、常识与经验的价值规范
五、哲学对常识的超越
六、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
第三节 哲学与科学
一、作为理论的科学和哲学
二、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
三、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四、反思科学活动的基础
五、反思科学研究的成果
六、反思科学发展的逻辑
七、反思时代的科学精神
八、反思科学的社会功能
九、反思当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
第二章 哲学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通常解释
二、探索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
三、近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四、现代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哲学的反思活动
一、反思的维度
二、反思的思维
三、反思的对象
四、反思的方式
五、反思的特性
第三节 哲学的前提批判
一、反思的层次
二、思想前提及其特性
三、前提批判的方式与基础
四、前提批判的历史发展
五、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
第三章 哲学的生活基础
第一节 哲学与人的存在方式
一、哲学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二、哲学与人类存在的实践性
第二节 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
一、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
二、哲学与个体的自我意识
三、哲学与社会的自我意识
四、哲学与意义的“普照光
第三节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时代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
三、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
第四章 哲学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在”: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
一、“本体”和“本体论”的概念解析
二、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三、本体论的自我批判与现代重建
第二节 “真”: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
一、“真”的概念解析
二、“真理”和“思想的客观性
三、思想客观性问题的扩展与深化
四、思想客观性的辩证唯物论理解
五、真理观的哲学视野
第三节 “善”:伦理学和价值论问题
一、“善”的哲学追问
二、价值和价值论
三、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
第四节 “美”:哲学层面的美学问题
一、美与人的存在方式
二、美的存在与创造
三、美的发现与体验
四、真善美的统
第五节 “人”:关于人的哲学
一、哲学与“认识你自己
二、人的存在与人的世界
三、人类存在的意义
四、关于人类解放的哲学
第五章 哲学的派别冲突
第一节 考察哲学派别斗争的方法论
一、哲学的派别冲突与人类存在的矛盾性
二、用两个标准考察哲学理论
三、反思现代哲学的派别冲突
第二节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本原”问题
二、“认识路线”问题
三、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第三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一、“思维方式”问题
二、辩证法的概念解析
三、辩证法的自在性与自为性
四、辩证法的批判本质
第四节 经验论与唯理论
一、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
三、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
第五节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一、科学主义的概念解析
二、人本主义的概念解析
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峙与融合
四、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五、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第六章 哲学的历史演讲
第一节 哲学历史演进的多重透视
一、哲学发展史的涵义
二、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透视哲学史
三、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透视哲学史
四、从哲学寻求崇高的进程透视哲学史
第二节 哲学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
一、自我追问和自我扬弃的历史
二、哲学问题自我相关和哲学原则解释循环的超越
第三节 哲学的现代革命和当代趋向
一、现代哲学的理论前提
二、“实践转向”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三、“语言转向”与现代西方哲学
四、当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五、当代中国的哲学主流
第七章 哲学的修养与创造
第一节 哲学的品格
一、向上的兼容性:深厚的历史感
二、时代的容涵性:强烈的现实感
三、理论的系统性:巨大的逻辑感
四、思想的开放性:博大的境界感
第二节 哲学思维的训练
一、哲学的求真态度
二、哲学的反思取向
三、哲学的批判精神
四、哲学的创新意识
五、哲学的分析方式
六、哲学的辩证智慧
第三节 哲学态度的培养
一、高举远慕的心态
二、慎思明辨的理性
三、永无止境的求索
上一篇文章:
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624政治学原理
下一篇文章:
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622药物化学基础综合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网站地图
|
购买指南
考博
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
咨询
QQ 33455802
邮箱:
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