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 71 人,其中教授 13 人,副教授 28 人,讲师 17 人,助教 5 人,教学管理人员 6 人。学院下设 5 个教学研究所、2 个中心和 5 个教学管理部门。
学院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负责单位,承担着全部本科生的 5 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 4 门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一部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通识教育课程。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处于全省先进地位,2002 年我校被评为“云南省高校‘两课'建设评估优秀等级学校”,2005 年获“云南省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五个一'活动最佳组织奖”、两次荣获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院现有四个硕士点,分别是: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 94 人。学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根本,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通过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学术气氛浓厚,近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4 项、省级精品课程 1 项、校级精品课程 1 项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 1 项,有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研究工程”首席专家 1 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2 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 2 人,云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1 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1 人,云南省首届“两课”十佳名师 2 人。
近年加强了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成功承办了“中德政治与伦理国际学术会议”、“云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暨社会科学理论讲坛”启动仪式、“2005 年云南省哲学学术年会”等大型学术活动,还与有关部门合作,邀请何祚庥院士、美国国立卫生院的伊曼纽尔博士、万俊人先生、吴国盛先生等著名学者来校举办学术报告,为繁荣和发展我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科专业介绍
1 、科学技术哲学
本学科为哲学的二级学科。它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哲学思维和方法,探讨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技术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提升对科学技术的整体把握和理性自觉,把科学与人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起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学科既注重理论基础的构建,更着力于研究科技发展中出现的生命伦理和科技伦理、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科技活动中的一般方法论、科技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科技开发与管理的普遍性问题,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实践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2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本学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系统学习与研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发展成果研究,尤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创新成果的研究,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认识与理解,增强其科学性、说服力和影响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哲学理论素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本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包括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发展规律问题;围绕“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政治哲学思想,并揭示出其继承者的发展而构成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与实践走向,以及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这一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立场、观点、方法总体的理论表达。它的研究是将其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其内在逻辑,分析其科学品格、发展规律和当代价值,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理推动本学科的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教育部门工作的专门人才,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思想建设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需要。
本学科点以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与研究所”和“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教学与研究所”为依托,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 4 人,副教授 15 人,博士 4 人,秉承本校马列主义教学与研究的优良传统,并在当代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有深入和有成效的进展,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4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主要学科专业。该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该学科是为了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对相关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而设立。
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着力探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批判继承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精华,系统总结和发扬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吸取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方面的应用性研究,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完整性、针对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