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遗传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 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2.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教学、科研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与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较熟练地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口头交流与科技论文的阅读、翻译与写作。
4. 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延期毕业时间,但须经本人申请,按有关规定审核、批准。提前毕业者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遗传学专业主要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1. 基因工程
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花生、小麦、大豆、番茄、马铃薯等重要农作物抗病、抗逆的基因工程改良研究;目的蛋白在原核、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研究。
2. 细胞工程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及融合研究;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创造新种质的研究及植物种质保存与快繁新技术的研究。
3. 植物分子遗传
重要功能基因的标记、克隆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利用分子标记等技术进行作物重要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方法研究及定位分析;植物种质的分子鉴定与产权保护。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 基本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达到32学分以上。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其中学位课至少选12学分;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后者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入学的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2门,但不计学分。如果在本科阶段已学习过与本硕士专业学位课同名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要求由研究生处另行规定。
2. 课程设置 见附表: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五、培养要求
1.实行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术素质和非学术素质的培养,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学风与学术道德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导师组由每个硕士点的全体导师组成,负责对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导师组设组长一人,由治学严谨、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导师担任。
2.课程学习: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所学习的课程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及综合分析能力。学习方式采取讲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术报告:研究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研讨班、学术会议等。每个研究生最低要求做2次学术报告: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由导师组成员、研究生和邀请的相关教师参加)和专业学术报告(论文进展报告或本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报告,研究生和导师组成员参加)。学术报告的参与情况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由本学院领导、导师和导师组审核符合要求后方为通过,计1学分。
4.实践教育: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应组织硕士研究生参加本科课程的教学活动。教学实践包括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指导生产实习、辅导或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的工作量应不低于30标准学时,要求有一定量的课堂讲授,由研究生本人写出书面报告,导师、导师组和所属学院审核,审核通过计1学分。
研究生要结合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由导师、导师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成绩合格者计1学分。
5.发表论文: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要结合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一篇以上。正式发表或者有编辑部的刊用证明。在一级学报(特指国家级学会主办的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综述性文章按学术研究论文计。
6.文体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文艺素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六、学位论文研究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任务。学位论文主要考查研究生收集资料、实验操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团结协助的精神。在注重培养基本科研能力的同时,研究生应尽可能选择有重要理论价值、技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课题,培养研究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根据本学科的性质和科研规律,对学位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和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作出如下的规定,以切实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1、硕士论文的基本要求
硕士研究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其论文应在学科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有创新性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论文应是一篇完整的、系统的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要求写作规范、文句通顺、简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准确的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
2、论文开题论证报告及中期检查
研究生在基本完成课程学习,进入论文试验前,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作开题论证报告,广泛听取意见。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论文开题报告是中期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合格者,不能继续进行论文的研究工作,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开题论证报告。
3、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工作细则进行。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任务。硕士研究生在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指导下,通过课程学习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结合所在研究小组的已有研究基础,提出论文题目,并通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确定后应及时实施,研究进行期间向导师和指导小组及时汇报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掌握、文献资料的收集及研究进展等情况,听取意见,接受指导。在论文研究的全过程,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记录,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原始资料必须保存完整,随时备查。研究结束后,科学地分析研究结果,写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位论文。论文完成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学位论文的审核及硕士学位的申请。
七、主要课程简介
1. 高级分子遗传学
本课程是在学习分子遗传学基础内容基础上,重点学习:基因的结构、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遗传重组的分子机制等内容。
2. 数量遗传学
主要讲授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变异来源,遗传参数估计,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原理与方法,基因与环境互作,分子育种原理等内容。
3. 遗传学研究进展
本课程主要学习免疫遗传学、毒理遗传学等遗传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分析技术及研究、发展动态。
4. 基因组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基因组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
5. 生物信息学
主要学习核酸序列分析技术,内容包括电子基因定位、序列相似性分析、ORF查询和序列提交等;蛋白质序列分析技术,内容包括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计算、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构预测以及分子进化分析等;综合介绍常用的生物信息学资源。
6. 基因工程综合实验
本实验课的主要内容为:基因的RT-PCR扩增及克隆;目的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目的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植物的遗传转化。
7. 高级生物化学
高级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酶的反应动力学;核酸化学和基因工程;糖类研究进展;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活性氧(AOS)代谢;代谢调节和细胞信号转导;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8.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研究技术主要应用离心、层析、电泳、光谱和色谱等技术进行生物大分子及其他代谢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分析和鉴定。本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两大部分,主要内容为蛋白质和酶的提取、分离及纯化技术和方法及酶活力的测定;核酸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技术及方法;不同类型和方式的电泳、层析及其应用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9.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主要是应用各种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特别学会一些新的、在生化-分子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实验中利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如,离心、层析、电泳、PCR、光谱和色谱等技术,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过程的监测。
10. 分子生物学专题讨论
从Nature、Science、PNAS、Plant cell等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重要期刊上选取基因结构、功能及调控;生长与发育的分子机制;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学等领域里的论文,给每个学生指定2-3篇相关领域文献,学生们根据自己选定的文献,以Seminar形式作出报告,其他同学针对报告的内容作出提问,并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对报告内容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最新进展等作一简要的介绍。
附:遗传学学科课程设置
类
别
|
代
码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期
|
任课教师
(职称)
|
学
位
课
|
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
36
|
2
|
秋
|
郭德明 教授
|
2
|
自然辩证法
|
36
|
2
|
春
|
杨同毅 教授
|
101-5
|
英语
|
200
|
5
|
春秋
|
外国语学院
|
57
|
高级分子遗传学
|
40
|
2
|
秋
|
郭宝太 教授
|
56
|
数量遗传学
|
40
|
2
|
春
|
穆平 副教授
|
58
|
细胞遗传学
|
40
|
2
|
春
|
乔利仙 博士
|
198
|
基因组学
|
40
|
2
|
春秋
|
王斌 研究员
|
213
|
生物信息学
|
40
|
2
|
春
|
穆平 副教授
|
专
业
选
修
课
|
496
|
基因工程综合实验
|
40
|
2
|
春
|
盖树鹏 副教授等
|
497
|
遗传学研究进展
|
40
|
2
|
春
|
王晶珊 教授 杨国锋 博士
盖树鹏 副教授
|
498
|
微生物遗传学
|
36
|
2
|
春
|
咸洪泉 副教授
|
106
|
高级生物化学
|
36
|
2
|
春
|
高玲 副教授等
|
16
|
高级生物化学实验
|
54
|
3
|
春
|
高玲 副教授等
|
69
|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54
|
3
|
春
|
朱新产 教 授
|
238
|
分子生物学专题讨论
|
36
|
2
|
春
|
薛仁稿 副教授
|
24
|
细胞生物学
|
36
|
2
|
春
|
李云龙 教 授
|
116
|
发育生物学
|
36
|
2
|
春
|
动物科技学院
|
98
|
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
|
40
|
3
|
秋
|
刘洪庆副教授 等
|
18
|
植物显微技术
|
40
|
2
|
秋
|
初庆刚 教授 辛华 副教授
|
17
|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技术
|
54
|
3
|
春
|
刘新 郑国生 教授
|
必
修
环
节
|
|
学术报告
|
|
1
|
|
导师组
|
教学实践
|
|
1
|
社会实践
|
|
1
|
补
修
课
|
|
遗传学
|
80
|
不
计
学
分
|
|
此课程不在网上选课,随本科生听课
|
分子遗传学
|
70
|
基因工程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