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团队为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2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6人,12人具有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
专业建设: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现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和农药学3个硕士点;农药学和植物病理学是山东省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为山东省精品课程。
教学科研设施:现有植物病原真菌研究室、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室、昆虫生态研究室、杀菌剂仿生合成研究室等12个研究室,以及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工程中心、山东省农业仿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菌根研究中心、昆虫博物馆。
科技成果:近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于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丛枝菌根研究”项目于2005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高效安全仿生农用杀菌剂-仿生安的研制与应用”于2006年获得山东省科技发明二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国家版权局注册软件2个。
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高效农业、精细农业、特色农业、外向型农业和设施农业,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知识和能力: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识别鉴定和诊断知识与技术,掌握典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了解各种防控技术原理,掌握常用化学农药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谱、作用机制、代谢途径、有害生物的抗性机制和治理对策;具备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因地制宜设计相应的防治方案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的能力。
发展前景:
我国每年由于病虫草害造成植物生产损失约30%,植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在保障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对植物保护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非常光明。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植保植检部门、农技推广站、海关及农药、食品加工企业等,每年考研率保持在65%左右,其他同学初次就业率约90%左右,最终就业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