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湖北民族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

考研试卷库
湖北民族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

  一、学校概况

  湖北民族学院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综合性、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

  学校地处神奇美丽的湖北西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支流清江河畔。这里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邻渝黔,北靠神农架,与著名的三峡大坝、张家界风景区相毗邻,享有“世界硒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的美誉。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与龙洞河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校园面积15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图书资料100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近10000万元,教职工1400余人。

  湖北民族学院的历史溯源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湖北省立七师,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58年开办专科,1977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恩施分院,1978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鄂西大学题写校名。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验收,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并于1977年开始医学本科教育。

  学校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财经政法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和民族预科部及一个按民营机制组建的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另有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和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各一所。共46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9大学科门类。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引领着民院人不断奋发图强。改革开放特别是近20年以来,学校办学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1999、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价,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文艺学、基础数学、应用化学、民族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中医基础理论6个硕士点,宪政与法治、林学和中医学3个专业与华中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湖北中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和5个省级重点学科及19个省级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2个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学校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教授近百人、博士75人的共800余人的专任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博士、硕士生导师80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湖北省百千万工程第二层次人才4人,教师队伍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另聘有“楚天学者”2人,国内外知名大学兼职教授5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教师5人。

  近年来,学校科研人员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课题、“十五”规划课题等国家级课题5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攻关课题、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国家中药管理局课题等18项,完成技术开发项目50多项,鉴定成果40多项,成果转化3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亿元,获国家专利23项,获国家、省部级奖12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32部,公开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00余篇。现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各1个。《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现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三个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先后为社会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00余人,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他们中有的在中央国家机关任职,有的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任职,有的长期扎根于鄂渝湘等省市的民族山区,许多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骨干,为国家特别是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19400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

  学校稳步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氛围与水平,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并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部分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2002年开始招收留学生。

  学校务实的办学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多次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及湖北省委和省政府表彰,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和“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事迹。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7年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上,学校有24名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并取得4金、2银、1铜的好成绩。在第十三届(2008年)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我校学生获得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原生态唱法“土苗兄妹组合”)。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有着70年辉煌办学历史的湖北民族学院,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校教职员工正积极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抢抓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学校之机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民族地区,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切实走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内核的内涵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塑造品质”,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努力把湖北民族学院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

  二、学科专业介绍

  (一)民族学

  民族学学科是湖北省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依托于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本学科自1998年起先后与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1月,民族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研究生27人。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8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博士9名;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1人。

  近五年来,本学科研究人员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完成国家级课题3项,在研国家级课题5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近5年获得科研经费近400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近10项,地厅级科研奖励30余项。

  本学科立足武陵民族地区,以土家族研究为重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扎实的田野工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了民族历史与文化、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民族社会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教育五个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研究、土家语研究以及武陵民族地区综合研究为学界所瞩目,具有较大影响。

  民族历史与文化方向:本研究方向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田野调查,主要运用民族学、历史学的方法,研究南方民族地区历史与文化,重点研究土家族历史与文化。

  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方向:本研究方向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现实需要,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研究西部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重点研究民族法制、民族政策、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内容,突出区域特色,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模式。

  民族社会发展方向:本研究方向将武陵民族地区视为有独特历史文化联系和生态背景的整体,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该区域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密切关注武陵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重点研究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为促进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事实依据。

  民族经济方向:本研究方向结合民族学与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之下,从可持续发展、文化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角度研究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重点研究民族生态经济建设与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经济、民族经济理论与实践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民族教育方向:本研究方向综合运用民族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民族地区教育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重点研究武陵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基本理论、民族教育史、民族幼儿教育、民族基础教育、民族高等教育、民族成人教育、民族职业教育、双语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以及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