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学科是西安财经学院重点学科之一,也是学校的优势学科。现有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副教授48人,讲师4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该学科梯队侧重对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公司治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财务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近五年来,该学科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585篇,其中23篇被SCI、EI、ISTP收录。有11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46项,其中国家与国务院各部门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5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出版教材22部,获得教学优秀成果奖6项。
本学科拥有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管理案例本土化实验基地、ERP实验室、企业策划与设计试验室、人员测评与工作分析实验室,这些实验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为本学科进行深层次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硕士点分设以下七个研究方向:
01企业理论
02企业战略管理
03市场营销
04人力资源管理
05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06资本运营与公司理财
07财务管理
08企业文化与伦理。
拟招生人数:50(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批准数量为准)
三、财政学
“财政学”学科是陕西省省级重点学科,在陕西省学科布局中属特色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6人,讲师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系统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制度。该学科梯队人员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思想活跃,团结协作完成了大量的科研项目。
近五年来,本学科梯队成员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448篇,获省部级奖4项,获其他科研奖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目前,承担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大量的横向课题为本学科进行深层次理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和实践环境。本学科拥有两个校外教学实践重点基地和一个校内财税信息化模拟实验室。
本学科学科梯队研究重点以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为突破口,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治理问题、循环经济问题,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可供选择的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体现了创新性的政策建议。在陕北资源开发中相关财税政策问题上,从多个层面分析了财税政策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政府间关系的现状及趋势分析,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
本硕士点设以下七个研究方向:
01财政理论与政策
02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
03国有资产管理和评估
04税收理论与政策
05区域经济与财税政策
06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07公共投融资理论与实务
拟招生人数:20(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批准数量为准)
四、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学科是西安财经学院重点学科之一,也是学校的优势学科。本学科有教授17名(博士生导师2名),副教授28名,讲师3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该学科梯队年龄、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活跃,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
近五年来,本学科研究人员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89篇,获省部级奖6项,出版学术专著、统编教材等16部,已承担和正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2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7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
本学科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共办的“区域经济研究所”,自有的“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具有务实的学术研究风气,扎实的理论功底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承担的各类研究课题为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的决策提供了可资参考和借鉴的研究成果;配置的硬件设施和丰富的图书资料,为培养研究生创造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实践环境。
本硕士点设以下五个研究方向:
01产业经济理论
02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03产业政策与产业经济管理
04流通经济理论
05环境与资源经济
拟招生人数:25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批准数量为准)
五、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学科是陕西省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目前已形成一支知识、学历、年龄与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究梯队。现有教授4人(其中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副教授15人。该学科梯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经济法学”学科梯队在经济法学科领域已有纵深研究,近年来在知识产权法、农村经济法制等方向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和较大的社会反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6篇,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经济法概论》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知识产权法》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近五年来,经济法学学科群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48篇,其中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获其他科研奖15项,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项。该学科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研究风气,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学术研究氛围和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料,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本硕士点设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01知识产权法
02农村经济法制
03国际经济法
拟招生人数:15人(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批准数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