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001机械工程学院
|
|
250
|
|
|
050404设计艺术学
|
|
|
|
|
01物人关系(含产品设计多媒体网页人机界面)
|
陈天宁
许睦旬
郭成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3日语
③701工业设计思想基础
④801设计能力与经验测试
|
复试说明:复试科目设计测试
|
02设计史与设计方法及理论
|
|
|
03视觉交流(视觉传达)
|
|
|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
|
01数字化产品开发与制造
|
卢秉恒
李涤尘
赵万华
魏正英
邱志惠
段玉岗
唐一平
刘志刚
刘亚雄
张安峰
丁玉成
洪军
王煜
靳忠民
倪明玖
刘红忠
连芩
王莉
|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③ 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203日语
④
⑤ ③301数学一
⑥
⑦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
⑧
⑨ 802机械设计基础或
⑩
? 803测试技术或
?
? 805工程热物理基础(流体力学或传热学或工程热力学,三选一)或
?
? 810电路或
?
? 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或
?
? 816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
报考40、41方向的考试科目4还可以选:821 有机化学或804 材料科学基础复试说明:复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或机械控制理论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参考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卢秉恒;机械控制理论基础参考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西安交大出版社,陈康宁
|
02光电子制造工艺与装备
|
|
|
03仿生制造与医疗修复工程
|
|
|
04快速成形与快速模具
|
|
|
05高速精密机床,高能束金属直接快速制造
|
|
|
06网络化数字制造与e-制造技术
|
江平宇
郑镁
张定红
周光辉
黄国全
|
|
07机电设备动态信号处理与有限元分析
|
张周锁
訾艳阳
陈雪峰
李兵
|
|
08基于网络技术的设备监测、诊断、管理系统研究
|
|
|
09复杂齿面成形及智能制造设备研究
|
聂钢
毛世民
|
|
10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与微米纳米技术
|
蒋庄德
景蔚萱
王海容
苑国英
方素平
赵玉龙
赵惠英
李兵
赵立波
王朝晖
|
|
11精密、超精密机床与加工技术
|
|
|
12微纳米检测技术
|
|
|
13现代数字控制技术
|
杨川
|
|
14机械产品质量保证及控制
|
温广瑞
张西宁
林京
|
|
15机械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
|
16机器视觉和光电检测智能化
|
杨玉孝
王昭
赵宏
乐开端
|
|
17测试信息系统计算机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
|
|
|
18光电测试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及信息化处理
|
|
|
19工程结构动态分析与结构控制
|
陈天宁
陈花玲
吴成军
吴九汇
王小鹏
张铁山
|
|
20智能材料及结构应用技术
|
|
|
21微机电系统及生物制造
|
|
|
22机床数字控制技术;印刷机械及控制技术;超精密机床结构设计;数字化改造及多轴加工;机床动态特性测试分析;高能束激光的精密加工
|
梅雪松
姜歌东
陶涛
许睦旬
马振群
徐学武
王恪典
张东升
|
|
23机电系统的集散式控制与网络技术
|
|
|
24电子与自动控制技术
|
毕宏彦
|
|
25面向机电产品的网络化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机电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估与智能维护
|
徐光华
张四聪
罗爱玲
张庆
梁霖
|
|
26设备状态自适应数据分析与动态诊断
|
|
|
27计算机集成制造;质量自动化及检测技术;制造工程优化与控制
|
高建民
陈富民
李宗斌
陈琨
张英杰
赵丽萍
王昭
杨培林
|
|
28产品可靠性工程及工业系统安全;冷却设计
|
|
|
29计算机辅助工艺及计算机辅助制造
|
|
|
30自动检测、诊断与控制技术
|
刘吉轩
张小栋
|
|
31精密成形技术与控制;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技
|
于德弘
王立忠
方亮
苏文斌
郭成
梁晋
臧顺来
|
|
32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
|
|
33数字控制成形新技术及其装备
|
赵升吨
尚春阳
|
|
34逆向工程及微纳制备技术
|
王立忠
梁晋
|
|
35生物制造工程
|
卢秉恒
李涤尘
陈天宁
赵万华
王小鹏
|
|
36制造信息工程
|
高建民
陈富民
李宗斌
张英杰
赵丽萍
洪军
|
|
37微细制造工程
|
卢秉恒
丁玉成
|
|
38振动与噪声信息提取、分析与控制
|
刘吉轩
|
|
39新型抛光材料及抛光方法
|
朱永生
|
|
40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与装备
|
李涤尘
段玉岗
|
|
41激光金属快速成形
|
李涤尘
张安峰
|
|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
|
|
|
|
01机电系统的计算机控制
|
杜彦亭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
802机械设计基础或
803测试技术或
805工程热物理基础(流体力学或传热学或工程热力学,三选一)或
810电路或
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或
816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
复试说明:复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或机械控制理论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参考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卢秉恒;机械控制理论基础参考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西安交大出版社,陈康宁
|
02机电液系统与智能控制;网络化测控技术
|
王军平
尹妍萍
要义勇
|
|
03机电系统控制与能量变换控制技术
|
曹秉刚
梁晋
王军平
丁玉成
王晶
|
|
04电动车控制技术
|
|
|
05机电系统与工业过程的计算机监控与控制
|
王孙安
庄健
徐海波
|
|
06流体传动与控制
|
杜彦亭
赵升吨
张琦
|
|
07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机电系统计算机监控技术;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与集成;远程监控技术
|
张优云
朱永生
|
|
08磁悬浮技术、机械电子学复杂机电监测与信息集成技术;大功率高速电机技术
|
虞烈
景敏卿
王世琥
周健
刘恒
戚社苗
耿海鹏
|
|
09微型磁悬浮人工心脏、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
|
袁小阳
戚社苗
耿海鹏
|
|
10基于天地网的智能设计、制造与测控
|
梁晋
王孙安
于德弘
苏文斌
尚春阳
|
|
11三维智能检测技术
|
梁晋
王立忠
|
|
12嵌入式计算机测控技术
|
梁晋
尚春阳
要义勇
|
|
13机、电、液计算机控制技术;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
赵升吨
要义勇
张琦
|
|
14先进成形技术及制造过程的仿真优化与智能测控
|
梁晋
庄健
于德弘
苏文斌
赵升吨
尚春阳
王立忠
张琦
|
|
15微电子加工中的机电信息处理、智能检测和质量控制
|
孟庆丰
|
|
16并联机器人及其控制技术
|
杨培林
|
|
17机电系统远程及力觉遥现
|
庞宣明
|
|
18生物微纳附着测试
|
董光能
|
|
19智能仿生机器人;智能汽车
|
曹秉刚
王军平
张政
|
|
20摩擦学信号处理
|
徐华
|
|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
|
|
|
|
01自动机和机器人机构及应用
|
赵卫军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
802机械设计基础或
803测试技术或
805工程热物理基础(流体力学或传热学或工程热力学,三选一)或
810电路或
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或
816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
复试说明:复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或机械控制理论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参考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卢秉恒;机械控制理论基础参考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西安交大出版社,陈康宁
|
02机械创新设计、仿生机械及设计自动化
|
王晶
朱爱斌
|
|
03CAD金属直接快速成型技术,RP模具制造技术
|
张安峰
|
|
04产品数字样机及设计信息集、CAD/CAM/PDM、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控制
|
庞宣明
陈晓南
杨培林
高建民
|
|
05机电一体化设计
|
徐海波
|
|
06计算机集成设计
|
陈晓南
奚延辉
|
|
07CAD及参数化计算机绘图系统
|
|
|
08基于Internet网的虚拟设计系统与技术
|
|
|
09设计方法及CAD
|
徐海波
|
|
10计算机图形处理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应用
|
罗爱玲
陶唐飞
|
|
11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及应用(CAID)
|
王宏明
冯国明
周亚滨
|
|
12现代设计、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润滑理论及轴承技术
|
谢友柏
徐华
陈渭
袁小阳
董光能
朱爱斌
武通海
|
|
13摩擦学设计专家系统;摩擦学系统的系统工程;先进摩擦材料
|
|
|
14知识工程、机械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
张优云
朱永生
|
|
15轴承转子系统参数识别
|
|
|
16转子系统动力学及控制;转子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现代无油支承技术
|
虞烈
景敏卿
王世琥
周健
刘恒
孙岩桦
戚社苗
耿海鹏
|
|
17极端条件下的摩擦学和动力学、机械信息学及虚拟产品
|
袁小阳
戚社苗
耿海鹏
|
|
18纳米摩擦学及表面工程
|
刁东风
|
|
19知识基机电系统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诊断;虚拟仪器及现代反演设计理论
|
孟庆丰
|
|
20机电设备动力学分析及动态设计
|
陈钢
奚延辉
|
|
21减摩抗磨材料与设计、生物附着与脱附
|
董光能
|
|
22生物摩擦学
|
徐华
|
|
23微小间隙流体力学
|
|
|
24网络化产品开发与协同工程;计算运动图形学及虚拟现实应用
|
江平宇
赵丽萍
郑镁
张定红
周光辉
张映峰
黄国全
|
|
25产品服务系统
|
江平宇
赵丽萍
郑镁
张定红
周光辉
张映峰
|
|
26现代产品设计的知识工程方法;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方法
|
|
|
080204车辆工程
|
|
|
|
|
01车辆监测、诊断技术
|
曹秉刚
梁晋
王晶
续丹
王军平
曹军义
张政
武通海
朱永生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
802机械设计基础或
803测试技术或
805工程热物理基础(流体力学或传热学或工程热力学,三选一)或
810电路或
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或
816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
复试说明:复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或机械控制理论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参考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卢秉恒;机械控制理论基础参考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西安交大出版社,陈康宁
|
02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
|
|
03车辆新能源技术
|
|
|
04车辆优化方法
|
|
|
05车辆设计
|
赵升吨
尚春阳
于德弘
苏文斌
王立忠
庄健
|
|
06车辆成形制造技术
|
|
|
07车辆电子控制技术
|
|
|
08新一代车辆关键技术
|
|
|
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
|
|
|
|
|
01计算机测控技术
|
郭俊杰
庄健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
802机械设计基础或
803测试技术或
809电子技术基础(含模拟和数字)或
810电路或
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
|
复试说明:复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或机械控制理论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参考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卢秉恒;机械控制理论基础参考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西安交大出版社,陈康宁
|
02坐标测量系统
|
郭俊杰
|
|
03高速、高精度机电控制
|
卢秉恒
梅雪松
陶涛
姜歌东
马振群
|
|
04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
|
|
|
05纳米精度运动控制技术、无摩擦力超精密机床
|
毛军红
|
|
06数字化制造装备远程监测与智能维护系统
|
张周锁
訾艳阳
陈雪峰
李兵
|
|
07微机电动力学分析与智能测控仪器
|
|
|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
|
|
01微机电动力学分析与智能测试仪器与技术
|
续丹
曹军义
张西宁
温广瑞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
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
802机械设计基础或
803测试技术或
809电子技术基础(含模拟和数字)或
810电路或
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或
822普通物理学
|
复试说明:复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或机械控制理论基础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参考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卢秉恒;机械控制理论基础参考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西安交大出版社,陈康宁;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参考书:《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冯博琴
|
02光电测量及光学信息处理
|
赵宏
王昭
乐开端
贾书海
|
|
03光学生物检测方法
|
|
|
04光学传感器技术
|
|
|
05光纤生物蛋白芯片技术及信息处理系统
|
杨玉孝
|
|
06微型机械电子系统(MEMS)
|
郭俊杰
蒋庄德
方素平
赵惠英
苑国英
李兵
杨川
赵玉龙
王海容
景蔚萱
赵立波
|
|
07微纳米、光学测试技术与电子测量仪器
|
|
|
08传感器技术;智能仪器与生物测试技术
|
|
|
09生物检测仪器,微流控生物检测系统
|
陈超
王朝晖
|
|
10生物电信号的检测与工程应用
|
张小栋
|
|
11面向现场的计算机智能监控
|
王孙安
郭咏虹
何茹肖
庄健
|
|
12计算机测控与通信
|
毕宏彦
|
|
13复杂设备系统的健康状态管理,面向制造的智能图像处理和检测技术
|
徐光华
要义勇
罗爱玲
张四聪
陶唐飞
王晶
|
|
14脑机接口技术及工程应用
|
|
|
15嵌入式智能仪器系统
|
侯成刚
|
|
16智能传感器网络
|
|
|
17分布式测控技术及信息集成
|
|
|
18光纤信息提取与光学现代测量技术
|
|
|
19微机电测试技术
|
陈花玲
吴九汇
|
|
20智能材料性能测试技术
|
|
|
21光电无损检测技术
|
王昭
高建民
陈富民
杨培林
陈琨
高智勇
张英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