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试卷库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

郑州轻工业学院经国务院批准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为中央和河南省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农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省部共建高校。

一、招生计划

2018年我校招收研究生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招收工程、艺术、工商管理、会计、社会工作和翻译6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招收13个工程领域)。2018年我校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5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计划招生380人左右,非全日制计划招生70人左右;计划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5名。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到2018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需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从毕业到2018年9月1日)。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

高等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以下简称高校)。

高等学校学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7.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报考办法

1.凡符合报考条件者,于教育部规定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

2.在规定的时间,凭网上报名编号、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到考生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四、学习方式与修业年限

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文件要求,从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

2.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3.我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翻译硕士的学制为2.5年,其他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全日制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各类专业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五、初试

初试考试科目为4门,其中,政治、外语、数学、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为全国统考科目,部分业务课一及全部业务课二由我校自主命题。凡选考科目,考生必须在网上报名时选定,且不得变更。工商管理硕士(MBA)和会计硕士(MPAcc)初试仅设英语及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个科目。

六、复试

1.我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和国家下达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并及时公布。

2.复试形式、时间、地点、方式及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等由我校确定,并在复试前通过研究生处网页向考生公布。

3.外语听力以及口语测试在复试时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4.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5.对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在复试阶段加试2门本科主干课程(笔试)。

七、调剂

1.需调剂的考生必须经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系统确认,否则调剂无效。

2.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专业课相近)。

3.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八、体检

考生在复试时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九、录取

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按权重折合成综合成绩,再结合考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体检等情况,择优录取。

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学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十、奖助办法

1.建立两级助学金制度

①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0.6万元,覆盖面为100%。

②校级助学金:每生每年0.3万元,覆盖面100%。

2.三级奖学金制度

①国家奖学金:每生2万元,覆盖面为学生总数的3%,主要针对研二、三年级学生。

②学业奖学金: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奖励比例分别为10%、14%、16%,奖励标准分别为11000元、8000元、6000元。

③校级单项奖学金:平均额度为0.1万元/生·年,覆盖面60%。

3.三助岗位设置(助管、助教、助研)

①助教、助管:设在一年级,2000元/人,覆盖面100%左右。

②助研:设在二、三年级,标准不低于200元/月人,覆盖面100%(导师支付)。

4.优秀生源奖励政策

①第一志愿报考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且录取的考生,考试成绩排名前50%者奖励24000元,考试成绩排名50%以后者奖励12000元。

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工学类其它学科专业(不包括工业设计工程)且录取的考生,奖励3000元。

③工学类(不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学科调剂录取综合成绩排名前30%的考生,奖励1500元。

十一、学费标准

MBA专业学费为20000元/年,其它各专业学费均为8000元/年,不同的学科专业按规定的学制时间按年度收取学费。

十二、培养校区

学校现有东风、科学两个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东风校区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5号,科学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136号。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建筑环境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思政部研究生在东风校区培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含MBA)、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政法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研究生在科学校区培养。

十三、其它

1.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招生政策不符之处,以国家政策为准。本简章如与教育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有不同之处,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2.考生也可通过研究生处网站(http://yjsc.zzuli.edu.cn)查阅我校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等相关招生信息,或直接咨询报考院(部)。

十四、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462 邮编:450002

1.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通讯地址:郑州市东风路5号郑州轻工业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尧老师

电话:0371-63556320

传真:0371-63556320

电子邮箱: yzb_zzuli@163.com

网址:http://yjsc.zzuli.edu.cn

2.研究生培养单位

二级学院代码
二级学院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001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赵老师
0371-63556765
002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田老师
0371-86232779
003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周老师
0371-86609631
004
机电工程学院
谢老师
0371-63556785
005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孙老师
0371-86609561
006
经济与管理学院
彭老师
程老师
0371-86609619
0371-86609626
007
艺术设计学院
刘老师
0371-63624259
008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老师
0371-63557257
009
外国语学院
王老师
0371-63556322
010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谢老师
0371-63556153
011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杨老师
0371-63556967
012
政法学院
郑老师
0371-86609690
013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杨老师
0371-63624300
014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王老师
0371-63624381
015
体育学院
孙老师
0371-63557267
016
软件学院
马老师
0371-86609589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郑州轻工业学院经国务院批准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为中央和河南省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农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省部共建高校。

学科建设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学校是河南省博士授予权立项建设高校,拥有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法学和文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独立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具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和翻译硕士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具有13个授权领域。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开展博士生培养。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目前拥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群)“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3个、省级二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实力雄厚。

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省级特聘教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余人,形成了以院士及河南省特聘教授为核心,以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博士为中坚,以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研究生培养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有河南省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基地2个、校级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15个,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和案例教学库,资助研究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和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与美国、英国、韩国等多个国家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近3年来,毕业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主要工科学科发表SCI、EI收录论文生均0.6篇),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年均300余次;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90余人次,获国际和国家学科竞赛奖10余项,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5篇,考取国内外博士研究生50余人。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研究生整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和“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全国烟草行业、家电行业、电池行业、食品行业、工业设计行业的大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都是我校的毕业生。

科学研究 学校设有河南省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食品生产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烟用香精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市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近40个科研机构,加入了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3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2个厅(市)级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25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00项,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9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的数量达1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00余部。

社会服务 学校与郑州市、许昌市、济源市等地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国内一批烟草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与轻工及相关领域的大型企业如三全、双汇等知名食品企业,新飞、海尔等知名家电企业保持着长期而深入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香精香料、动力锂离子电池、新型功能材料、食品加工、轻工机械、智能控制的研究等项目,在实现产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长年为红塔集团、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神马集团等著名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办学条件 学校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拥有6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拥有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ACM、ACS、AMS、CA、IEEE、Wiley、Elsevier和中国知网等中外文数据库176个。学校拥有功能齐全、覆盖全校的千兆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7GB。建有河南省教育信息港,是河南省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在新的历史阶段,郑州轻工业学院将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建设以工为主、轻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有较大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

招生院系介绍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是郑州轻工业学院建校之初成立的院系之一。学院拥有“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智能微电网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智能装备信息互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学科(科研)平台,以及河南省“电器智能控制中的信息处理与算法研究”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高校“生物信息处理与控制”科技创新团队两个省级科研团队。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及“生物信息处理与控制”4个二级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仪器仪表工程”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2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1人,博士49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1名、国家级模范教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教授及副教授34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杰出青年)计划获得者7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计划获得者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0人、郑州市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人。

近三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励20余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多所高校签订了研究生招生联合培养的协议,与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及森源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三来,在读研究生先后完成科研项目近70项,获各级各种奖励20余项,在读硕士生课题均依托于实际科研项目、发表有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学位论文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思想觉悟、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厚德博学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2人,其中中原学者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教授29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42人,博士(后)90多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杰出青年、省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文明教师、省优秀教师、省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37人。

学院现有2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拥有8个教学科研机构,6个本科专业方向。化学工程与技术是河南省博士授予权立项建设学科,实力雄厚。目前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研究生110余人。建有河南省表界面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型分析测试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近年来,学院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项,主持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十二•五重大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省重大公益招标等重大(点)项目20多项,其它省部级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3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4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0部。

学院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先后多次邀请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或学术交流,并同国内多所重点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建有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学院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毕业研究生人均发表SCI/EI收录论文1.5篇,多篇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所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吃苦、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河南省重点建设一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工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已形成了速冻与肉品加工、果蔬加工、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烟草化学与香精香料、烟草加工技术、烟草生物技术、酿酒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生物制药、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等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学院现有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烟草局烟草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低温食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低温食品加工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香精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食品加工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郑州市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与实验平台,拥有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近亿元;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2人,硕士生导师56人,形成一支以双聘院士为引领,省百人计划、省杰出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中坚,教授、博士为骨干的高水平学科队伍。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 “十三五”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烟草专卖局重大专项、河南省及郑州市重大重点项目等126项,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包括SCI、EI在内的科技论文800余篇,出版著作35部,与食品、烟草、酿造、制药等领域的知名企业开展密切合作,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

机电工程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厚德博学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6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2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理论),教授1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7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厅级学术带头人5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3人。

学院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建设有河南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南省轻工机械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河南省轻工装备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4个省科技创新团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与应用、先进材料制备与测试及数、机械(轻工)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个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机械工程、车辆工程),8个教学科研机构,3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目前在校本科生1276人,研究生90余人;拥有各种仪器设备 1400多台套,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学院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先后数次邀请两院院士及行业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每年派遣多位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资助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毕业研究生中多人考取国内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创新创业。

近年来,该学科骨干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项,省部级项目59项,其它项目64项,到账科研经费达3762万元。近年来,该学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36项。发表SCI/EI论文329篇,出版专著、教材45部。本着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原则,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有力的保证了教学、科研的持续、协调发展。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信号与信息处理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计算机技术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3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50人,硕士生导师45人,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达95%以上,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国内外颇有建树的青年学者,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专家和骨干教师。学院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位和河南省院士工作站,设有河南省大数据分析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省级实验室,拥有河南省和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实验室齐全,拥有各种实验仪器设备5000余台(套),总价值5000余万元。近5年来承担包括国家863项目、科技部支撑计划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地方项目50多项,取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它科技成果30多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0多篇。产学研合作成绩突出,与华为、神州数码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横向项目76项,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培养的研究生专业素质高、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后的研究生多在高校和大型企业就业,在河南高校同类专业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有MBA、会计专业硕士(MPAcc)2个专业学位授予权点,有物流工程、工业工程2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概论》为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教授20余人,博士50余人,其中多名教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学院与宇通、双汇、思念果岭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校是第九批MBA授权学校、河南省第二批MPAcc授权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是MBA、MPAcc主要承担单位。报考轻院普研,学生可共享MBA、MPAcc优质教育资源。学院也在积极致力于推动普研教育与MBA、MPAcc教育的融合和共享,以全面提高普研培养质量。

学院新办公大楼11000平方米,教学、实验、案例研讨、文体设施齐全,为学员健康成长创造了一流的物质条件。热忱欢迎有志者报考轻院研究生!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是国内较早开办设计专业的教学单位。经过长时期的办学积淀,学科专业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所拥有的设计学一级学科是河南省优先发展学科,是本学科领域内首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同时,学院还拥有工业设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艺术设计、动画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艺术设计学院具有设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硕士和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以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培养环境和培养条件承担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以11位教授、30位副教授(其中13位博士)为主力担当学位课程的教学,由26位硕士生导师负责对学生研究课题的指导,并有15位来自企业和设计机构的兼职导师对学生的设计实践项目进行辅助指导。学院下设的20个工作室或研究室,1个校内实训中心(包括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国家级特色专业实验室),15个校外实践基地,在保证研究生从事研究与实习活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学术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也成为服务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平台。

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个培养方向: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理论(设计史论、设计文化研究)、公共艺术设计。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5个培养方向: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方法、工业设计技术、工业设计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与动画、服装设计(服装设计、设计管理)。

工业设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3个培养方向:工业设计方法、工业设计技术、工业设计管理。

学院至今已成功完成了11届各类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教学与研究课题指导工作。研究生们学有所成,能够胜任设计实务、设计研究或设计教学的工作,大都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重用,具有良好的事业发展的前景。发展中的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已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培养应用型高层次设计人才的摇篮。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专职教师教师3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24人,在读博士1人。兼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很多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思政部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前来讲学。近5年,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1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摘录、转载;主持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10项、厅级奖励10多项。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99年,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4人,博士17人,多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师资队伍治学严谨,充满活力。

外国语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英语专业、朝鲜语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汉翻译》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朝鲜语专业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南省教学团队。目前在校生近800人,每年推荐若干名学生到韩国、美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实习,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能力。拥有语言实验室19间,口笔译同传实验室1间,朝鲜语文化体验室1间,外语广播电台2个,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优良条件。

外国语学院建有“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设有“中韩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莎士比亚研究中心”和“语言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拥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和“国际商务英语”二级学科硕士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分英语笔译、口译和朝鲜语笔译、口译四个方向。“国际商务英语”是工商管理学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商务翻译研究、跨文化商务沟通、商务英语语言研究三个方向。

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同时支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学府进修、访学,先后有多名教师到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知名学府进修、访学。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学术论文曾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收录。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素质优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博士20人,厅局级以上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

该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信息科学中的数学问题、复杂系统建模仿真和密码理论与技术三个方向 ,拥有数学与建模实验室、计算技术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齐全,拥有各种仪器设备200多台/套。学院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先后多次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特聘教授来院讲学,并和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合作关系。学院在偏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数字签名理论与技术以及非线性系统的模拟及计算有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完成并通过厅局级以上科研鉴定30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100多篇,获得国际著名SCI期刊J. Math. Anal. Appl. 2005-2010年Top10的最高引用奖,出版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教材近20部。学院拥有3门省级精品资源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教育教学奖励多项,拥有省级教学标兵2人,所培养的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奖2项、国家级一等奖4项,国家级二等奖13项,省级一等奖50项。学院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明显特色和优势。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7人、校特聘教授12人、博士33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标兵等16人。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设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学物理技术、材料工程)、2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在校研究生、本科生450余人。学院建有河南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高压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等完善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正电子谱仪、综合物性测试系统等一批精密仪器设备,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已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特色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高压物理及应用。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各类科研奖励2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教材及学术专著10余部。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坚持把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毕业研究生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成立于2000年,2001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学生。现有社会工作、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4个本科专业,拥有社会工作与社会法治硕士点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依托本院的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会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本单位是河南省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会长单位。

政法学院年轻而富有朝气,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全院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人,博士23人,多名教师在省内外相关学科有着重要影响。聘任了省内外著名的社科专家为兼职教授。

政法学院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扩大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三年,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0余项,出版各类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目前,政法学院建有河南省高校中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模拟法庭和社会工作实验室,配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并拥有3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政法学院资料室拥有图书资料1万多册,为师生教学、科研、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根据我国尤其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政法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按照“注重质量、提高水平、抓住重点、突出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为适应社会需求,学校于2014年8月进行了二级学院的优化整合,将原属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和原属机电工程学院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组合成立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学院拥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以人工建筑环境为平台的电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以及信息处理系统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同时招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该领域应用研究型高级技术人才。学院设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河南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目前各类在校生共计74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队伍精干,结构合理。与土木建筑行业深度融合,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4年8月郑州轻工业学院进行二级学院的整合优化,将原机电工程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原材料与化工学院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合并,组建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始建于1983年开始招生的制冷及低温技术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始建于2001年,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前为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全国性本科专业教学指导机构。

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800人,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均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同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教学团队是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50名,其中专兼职教师44人,教授8名、副教授10名,专任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80%以上。教师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省高校骨干教师2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郑州市领军人才1名。学院学术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奋发上进的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拥有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学位二级授权点(学术型)和动力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一个河南省优秀创新型科技团队(制冷与低温设备节能技术)、一个河南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制冷与热泵节能技术)、一个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制冷设备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近几年获省部级科研奖励等16项;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总到款15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论文100余篇。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国际级裁判2人,国家级裁判2人。多名教师为足球、排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健美操、武术、荷球等领域里的优秀教练员和裁判员。2006年以来有多名教师获得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

体育学院现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96人。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毕业生近3年总体就业率达96%以上,获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在注重专业学习的同时,不断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国家级体育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2010年参加河南省第11届运动会,荣获我省学校体育的最高荣誉“校长杯”。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荷球锦标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大学生乙组第2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

体育学院建有“体育人文学”校重点学科,形成了“体育管理研究”、“体育文化研究”、和“运动健康促进”三个方向。积极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及学生参加国内学术活动。体育学院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6项,出版专著11部。

软件学院

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学校于2003年成立软件学院,与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合署办公,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公办、全日制软件学院之一,是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确定的“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04年软件工程专业开始招生,2010年6月独立运行,设立党总支。

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设有Java技术、软件设计与测试、移动互联网和软件开发4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先后获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软件工程技术与服务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软件技术与服务省级教学团队。拥有郑州市图像理解与网络智能软件重点实验室、校级河南省可信云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培育实验室等学科平台。

学院坚持引培并重的原则,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专任、兼职和企业外聘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15人,博士20人,具有软件行业资格认证教师27人。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厅局级以上项目4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0余项、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逐步建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软件学院,成为中原地区软件行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国家和中原地区软件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软件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