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正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试卷库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简介

  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2016年2月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科院)。2020年3月,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财科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最早的经济类科研机构之一、最早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之一。现有内设机构23个(12个研究中心、6个管理支撑机构、5个教学管理机构)以及4个挂靠机构(社团秘书处),还设立了PPP研究所、北京分院、数字财务研究所等智库科研平台机构。财科院具有人文情怀、战略思维的优秀历史传统,特色鲜明、长期关注的专业研究领域,高端定位、研以致用的决策咨询机制和学风优良、为国尽责的科研专家团队。

  多年来,财科院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情况,聚焦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开展财经理论和政策研究,为国家决策和国家治理建言献策。财科院研究风格独特,实力雄厚,研究成果多方面引领学界。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是面向未来、面向国家及全球重大治理问题、面向改革与发展的国家高端智库,率先实现财政和会计领域科研、教育的跨越发展。

  二、培养目标及招生原则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在复试前提交在公开发行刊物至少发表一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五)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六)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详见财科院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具体报名及确认方式按上级教育招生主管部门最新规定执行。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选择财科院报考点的北京户籍考生网上确认前必须上传户口本信息页扫描件或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扫描件,非北京户籍考生必须上传北京市社会保障卡扫描件及2021年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保的记录,详见北京教育考试院及报考点公告)。

  如发现考生伪造证件,财科院将按规定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一)网上报名时间。

  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二)网上预报名时间。

  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三)网上报名要求。

 1.考生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 “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财科院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财科院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并提供真实材料。

  4.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和《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国内学历应及时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学历(学籍)认证,国外学历应及时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

  6.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7.“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8.现役军人报考财科院,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报考有关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且申请定向就业。

  9.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1.报考财科院的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时间公告。北京报考点是财科院研究生院,相关信息公布在财科院网站,请考生及时关注。

  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提交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根据报考点要求,提供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证明等相关材料。

  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在京外报考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考生须在确认后三日内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原件邮寄(限EMS或顺丰)至财科院招生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新知大厦324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收件人:财科院研招办,电话:010-88190380)。

  5.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得修改,因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6.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7.考生应当按照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五)打印准考证。

  1.考生应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持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2.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六)单位代码、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1.单位代码:81601

  2.单位名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3.联系电话:(010)88190380 88190324 88190582

  4.传真:(010)88190338-325

  5.邮箱:cky_yzb@163.com

  6.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新知大厦324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7.邮编:100142

  五、考试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

  (二)初试。

  1.时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方式:笔试考试科目除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外,其他科目由财科院命题,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详细考试科目及相关要求等请见《初试目录》《准考证》。

  (三)复试。

  1.时间:2022年3月至4月,具体以财科院官网通知为准。

  2.方式:笔试和面试相结合,实行差额复试。初试合格并达到财科院复试线者方可参加复试。

  六、初试目录、招生人数及代码

 

注:1.各专业(除非全日制会计专业)名额均含推荐免试生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其中推免生总人数不超过招生总人数的50%。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名额分配:财政学5人、会计学2人、审计5人、会计6人、税务3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事项详见财科院《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招生简章》。

2.各专业(除非全日制会计)招生人数为上年度国家计划招生规模的98%(进位取整),非全日制会计招生人数为2021年实际录取人数。以上人数仅供考生参考,实际录取人数将按2022年上级最终下达规模数及合格考生人数做适当调整。

3.非全日制会计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七、复试科目及内容

  (一)复试科目。

专业

笔试科目

面试科目

财政学

会计学

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和专业潜质

经济学综合

外语

会计

审计

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

思想政治理论

专业能力和专业潜质

综合素质

外语

税务

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和专业潜质

综合素质

外语

  (二)复试笔试内容。

专业

研究方向

笔试内容

财政学

财政理论与政策

财政学、外国财政

税收理论与政策

财政学、税收学、国际税收

政府预算与会计

财政学、国家(政府)预算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财政学、税收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数字财政

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大数据(含数据库原理)

卫生财政

财政学、卫生经济学

会计学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管理学

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管理学

会计信息化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基础

国资管理与资本运营

国有资产管理基础理论和制度框架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本运营

会计

 

政治(参考最新考研大纲)、会计、财务管理、审计

审计

 

政治(参考最新考研大纲)、审计、会计、财务管理

税务

 

财政学、税收学、国际税收

  (三)面试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以及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四)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除参加上述几门考试科目外,复试时还须加考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均为笔试。

  八、录取

  财科院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北京市招生考试机构的补充规定,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九、就业

  非定向生毕业后均按国家规定就业,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及定向生按政策规定定向就业。 

  十、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十一、学费、住宿费与奖学金

  (一)学费、住宿费

  国家计划内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费均按国家相关规定收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生/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8000元/生/年;非全日制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64000元/生/学年;住宿费1600元/生/年。

  (二)奖学金

  为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完善硕士研究生教育保障和激励机制,吸引优质生源,调动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财科院设立了学业奖助学金制度全日制学业学金评定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暂行办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综合测评实施细则》制度执行。

                      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级标准、比例

等级

学术硕士研究生(元/年)

专业硕士研究生(元/年)

比例(%

一等

12000

12000

20

二等

10000

10000

30

三等

8000

8000

50

  (三)助学金

  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

  十二、硕博连读

  财政学、会计学均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每个专业分别招收5名。新生入学第二学年填报志愿申请,财科院根据硕博连读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者在第二学年组织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者于第三学年转入博士阶段学习。如未通过资格考试,则按硕士所在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业,可申请硕士学位。详细硕博连读相关政策及办法届时请见财科院网站通知。

  以上条款若与教育部、北京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2022年招生文件冲突,以后者为准。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19月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