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机构,是学
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
学研究工作。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系、中国近现
代史研究学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系、形势与政策学系等五个教学单位,并建有全球化和中国
现代化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中心、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三个研究机构。学院
现拥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在学校“政治
学”一级博士点下设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同
时,学院是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学校习近平对
外开放思想研究中心的秘书处单位。现学院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整齐的课程教学和科
学研究体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 35人,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中,教授 9 人(博导 4 人),副教授 13 人,27 人拥有博士学位,博士后 2 人,6
人有在海外留学或从事研究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既有学力深厚的
教授,也有博学多才的新秀。教师学缘结构良好,都是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
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
在师资队伍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 1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
1人,择优资助学者 1人,扬帆起航学者 2人,北京市师德标兵 1人;学校教学名师 1人,
师德标兵 2人,教学标兵 4人,惠园杰出青年学者 1人。学院另有返聘教授 2人;兼职教师
20余人。
学院不仅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思想
政治理论课和 30余门哲学历史类人文通识课教学任务。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1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 20余项;发表高
水平论文 200 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0 多部;并先后获得北京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北
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术功底,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信念,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和分析社会中现实问题,并具
有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事业机关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政策规划、对策咨询、
党政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1
三、招生专业目录
指导 拟招
专业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教师 人数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 第一阶段考试(初试)
夏文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①1101 英语(100分)
王志民
01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2 ②2205 政治学基础(100分)
文 君
与中国对外开放研究 第二阶段考试(复试)
③3301 二阶段专业综合课考核
注 1:各招生专业方向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均为拟招生人数,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
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状况确定,因此实际招生人数会有所调整,此数据仅供参考。
注 2:根据《关于在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中推行两段制考试的实施方案》(外经贸学研
字〔2014〕116号)的有关文件精神,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考
试即为资格考试,设置初试科目两门,“1101英语”和“2205政治学基础”,每门 100分,
考试时间为 180分钟,达到资格线的考生方可进入第二阶段考试,3301二阶段专业综合课
考核是二阶段考核的统称,主要为专业方面的相关考核,考试形式为笔试与面试相结合。3301
二阶段专业综合课考核的主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
四、参考书目(仅供参考,实际考核内容不局限于参考书中的内容)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名称 出版社、出版年份 作者
1101英语 详见学校招生简章中《博士入学考试第一阶段初试科目大纲及题型结构》
2205
详见学校招生简章中《博士入学考试第一阶段初试科目大纲及题型结构》
政治学基础
以下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参考书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本书编写组
研究
3301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本书编写组
二阶段专业 版社,2013年
综合课考核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 外文出版社,2018、2017、
习近平
三卷) 2020年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宣传
义思想学习纲要 2019年 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