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教育、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2008 年 2 月 6 日,温家宝总理与江西财大师生共度除夕,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称赞说:“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激励着学校永葆奋斗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江西财经大学的前身为 1923 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 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1978 年复校,1996 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 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 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吸锦绣庐山之灵气,南纳雄伟井冈之精神。现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 4 个校区(不含独立学院共青校区),占地面积 2200 余亩,建筑面积 100 余万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 862 万册(含电子图书 186 万册)。校园幽香雅静,错落有致,层重叠翠,湖光潋滟,是全国绿化 300 佳单位之一。
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机制,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路子,正努力朝着“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迈进。
学校从 1985 年起开始培养研究生,经过 36 年的努力,研究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一个从硕士到博士、学术型到应用型等多层次、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目前,学校有各类研究生 6 千余人。培养的研究生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知名学者、省部级领导以及大企业的技术或管理负责人,他们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 7 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 7 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3 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0 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8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7 个本科专业。拥有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 A-等级(全国前 10%),工商管理获评 B+等级(全国前 20%),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获评 B 等级(全国前 30%),公共管理获评 B-等级(全国前40%);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
1998 年获批江西省首家 MBA 办学权,2009 年获批江西省首家 EMBA 办学权,2017
年通过中国高质量 MBA 教育认证,2018 年通过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
认证并获评“A 级成员单位”;拥有 27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 个国家
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
10 个省级特色专业,17 个省级一流专业;学校自 2015 年以来共有 38 个专业参
加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23 个专业排名全省第一,7 个专业排名第二,4 个
专业排名第三,排名前三的专业数占参评专业数 89.47%。
2009 年至今,学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84 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 18 项,
重点项目 20 项,一般项目 166 项,青年项目 63 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5 项,后
期资助项目 10 项,其它专项 2 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25 项,其中优秀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 项,面上项目 28 项,地区项目 247 项,青年项目 43 项,主
任基金 1 项,应急项目 1 项,天元基金 3 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1 项。近年来,
10 余项研究成果编入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并送中央领导决策参考,百
余篇研究成果、调研报告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157 项,在国际一流刊物及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近 800 篇,获教育部中国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50 余项。
学校共有教职工 2313 人,专任教师 1326 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