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济南市,建校于1950年10月,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作为山东省属重点大学、山东省首批名校建设工程单位、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高水平大学”、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较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5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学校研究生教育在历代山师人的砥砺耕耘下,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和完整的博士、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等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24个研究生招生单位,140多个硕士招生专业,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其中2个学科入选“高峰学科”建设项目;另有1个学科入围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建设行列。13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类等次,为山东省属高校最好成绩。23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4个学科居省内第一,8个学科列省属高校第一。在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中,连续5年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一,2021年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9位。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截至目前,共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4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近300人。学校还拥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现有14名双聘院士。近50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工程);2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9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个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十二五”以来,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999项。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2019年,成为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山东省省属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23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等。
一、招生类别
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理科不接收定向考生,文科是否接收定向考生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接收定向考生人数不超过本单位招生计划的1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招生政策以国家相关文件为准,招生简章另行公布。
二、招生专业
详见附件《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三、招生方式
本硕博连读:从报考我校的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具体招录办法详见我校当年发布的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简章。
硕博连读:在有一届以上博士毕业生,具有较丰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的学术学位专业中,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中选拔博士的一种招生方式,招录办法见《山东师范大学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山东师大研字〔2021〕16号)。
申请—考核制:考生提出申请,递交材料,招生学院进行材料审核、综合考核(含笔试),择优录取。具体实施方案详见以上相关招生学院网站。
四、报考条件
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考生申请条件参照对应的招生简章、管理办法、实施方案执行。
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四)两位与所报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推荐书复试时提交学院)。
(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报名办法
本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考生均需网上注册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月20日—2022年3月1日。考生须在此时间内登录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注册后选择正确的考试方式,填写准确报考信息。
初试报名费220元,报名时通过网上缴费,不缴费报名无效,一经缴纳不再退款。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填写信息。考生必须按要求提交书面材料,书面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必须与网报信息一致。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考生本人负担。
六、资格审查
“申请—考核制”考生按照各学院实施方案要求提交相关申请资料,参加考核,无需到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
七、考核安排
具体考核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详见各招生单位《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
八、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生源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是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考核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现实表现。各招生学院将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考核工作,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九、体检
所有拟录取考生均须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