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的飞行器适航工程系,以飞行器适航技术为特色,由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发展而来。其前身为飞行力学,是我校建校初期的四个航空专业之一,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点,也是首批博士后流动站;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首批批准为博士学科点;1997年学科调整,飞行力学博士点转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点;1998年,为了扩大该学科的服务面向,和新增车辆工程学科交叉,增加了地面载运工具的运用专业;2000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7月,在第二次教育部学位中心一级学科评估工作中,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排名第二。2007年10月成立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进一步强化飞行器运用工程学科方向的发展。2009年教育部获批增设航空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
我校的飞行器适航工程具有综合性强、国防特色突出和相关学科雄厚等特点,形成了相对稳定、学科框架完善、综合性强、国防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飞行器结构疲劳可靠性、空天装置热科学与排放控制、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等为优势研究方向、飞机/发动机适航性是在优势方向基础上通过跨院系合作、并与民航、国防科工委联合而发展的新方向。
目前,我校的飞行器适航工程系由一批具有行业知名度和认可度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带队,现有教师16人,均具有博士学位,现有教授3人,兼职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7人,博士后人员2人,其中新世纪人才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我系本着开放、包容的思想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努力将飞行器适航工程学科方向推向新的高端。
二、师资队伍
丁水汀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人才
张曙光 博士,教授(载运、适航),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陆利蓬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荣桥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志英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峻江 博士,教授(载运、适航),博士生导师
吴江浩 博士,副教授(载运、适航),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柯 鹏 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刘传凯 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刘晓锋 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杜俊敏 博士,讲师
何 田 博士,讲师
陈海兵 博士,讲师
胡大勇 博士,讲师
潘 强 博士,博士后
张艳来 博士,博士后
三、主要学科研究方向
1.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控制
研究民用飞机与新概念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及气动载荷的设计、分析、预测和优化;研究飞行性能分析和优化、飞行品质评定体系与评价准则、飞行控制和自主飞行等;研究与飞行动力学相关的飞行安全问题,如失速/尾旋等大迎角气动/飞行特性、驾驶员与人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特征和控制模型、大气扰动、冰、雪、暴雨等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等。
2.航空器适航性技术基础研究
研究航空器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下,所反映出来的包括飞行性能、动静强度等安全品质。主要内容涉及气动、结构、飞行品质等多个学科。作为北航与民航合作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器适航技术研究中心的主力参加单位之一,在航空发动机适航性、控制与系统安全性、大型民用飞机结构与气动载荷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对适航条例的符合性技术基础提供研究支持。
3.航空动力装置热科学与排放控制
主要以航空发动机的热端部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常见故障现象回归设计准则,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热端部件的热科学与排放控制技术体现了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固体力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本方向主要研究热端部件的燃烧与传热机理、热防护与排放控制技术、热端结构热耦合技术等。
4.飞行器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方向的研究旨在保障飞行器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开展先进飞行器材料与结构的优化、损伤容限设计与评定、缺损结构修补和飞行载荷计算等方面研究,这些基础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可以缩短飞行器研制周期、提高飞行器质量。
四、下设的实验室和基地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目前已有微小型发动机实验室、飞行仿真实验室,微小型飞行器设计与制作实践中心,在建飞行器结冰适航验证系统,适航审定专家系统,飞行事故仿真与回放模拟平台和结构安全性实验平台等。
五、人才培养概况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承担着航空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适航技术与管理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两个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任务,并招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的博士后。每年招收本科生1个班,每个班30人左右。本系借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雄厚的航空航天底蕴,以国际合作和与民航部门合作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每年招生20名左右,主要从飞行器设计、力学、航空发动机、空中交通等相关本科专业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