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安
行政职务:应用经济系主任
系别:应用经济学系
职称:教授
办公电话:86-10-62750431
Email:zhoula@gsm.pku.edu.cn
教授简介
周黎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经济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莫里斯经济政策研究所(IEPR)副所长。1988年和1991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学、产业组织、经济转型与发展。自2003年以来在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等国内外一流经济学和管理学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008年出版专著《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官员晋升激励与行为、大饥荒的长期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研究领域
政治经济学
产业组织
经济转型与发展
中国经济
教育背景
2002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
1991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1988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学士
职业经历
1991-1996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教,讲师
2002年-2005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助理教授
2007年2月-8月
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访问学者
2005年-2010年8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
2010年8月至今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英文论文
[13] “Returnees Versus Locals: Who Performs Better in China’s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with Haiyang Li, Yan Zhang, Yu Li, and Weiying Zhang), forthcoming,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12] "Family Ties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 Evidence from Chinese Private Firms" (with Hongbin Cai, Hongbin Li, and Albert Park), forthcoming,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1]. “Intra-Industry Knowledge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R&D: Evidence from China’s ‘Silicon Valley’” (with Yasuyuki Todo and Weiying Zhang),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5(3), 569-585, 2011.
[10]. “FDI Spillovers in an Emerging Market: The Role of Foreign Firms’ Country Origin Diversity and Domestic Firms’ Absorptive Capacity” (with Anthea Zhang, Haiyang Li and Yu Li),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31: 969–989, 2010.
[9]. “Income and Consumption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1992-2003” (with Hongbin Cai and Yuyu Ch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8 (3): 385-413, 2010, lead article.
[8]. “Incentives, Equality, and Contract Renegotiations: Theory and Evidence in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with Hongbin Cai and Hongbin Li),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58(1): 156-189, 2010.
[7]. "Political Connections, Financ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Private Entrepreneurs" (with Hongbin Li, Lingsheng Meng, and Qian Wang),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7: 283-299, 2008.
[6]. "The Long-Term Health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1959-61 Famine in China" (with Yuyu Che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6: 659-681, 2007, lead article. (该文获得2009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5] “Incentive Contracts and Bank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Rural China" (with Hongbin Li and Scott Rozell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15(1): 109-124, 2007.
[4]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Turnover of Provincial Leaders in China" (with Ye Chen and Hongbin Li), Economics Letters 88: 421-425, 2005.
[3]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 (with Hongbin Li),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1743-1762, 2005.
l Reprinted in "Governing Rapid Growth in China: Equity and Institutions", edited by Ravi Kanbur and Xiaobo Zhang, 200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 Ranked as No.3 among the Top 10 Cited article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in the last five years, 2010 (see the Homepage of JPubE for more details)
[2] "Parental Childcare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with Hongbin Li, Xianguo Yao, and Junsheng Zhang), Applied Economics, 37 (18): 2067-2076, 2005.
[1] “How Prudent Are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 Consumers?” (with Yuyu Chen) Topics in Macroeconomics: Vol. 3: No. 1, Article 4. 2003.
中文论文
[28]. "税收努力、征税机构与税收增长之谜" (与刘冲、厉行合作),《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1卷第1期
[27]. “官员晋升竞争与边界效应:以省区交界地带的经济发展为例”(与陶婧合作),《金融研究》2011年第3期
[26]. “企业规模对职工工资的影响:来自中国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证据”(与陈凌、李宏彬和熊艳艳合作),《金融研究》2010年第2期
[25]. “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与陶婧合作)《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英文版发表于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09, 4(3): 425-448)
[24]. “宗族制度、商人信仰与商帮治理:关于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与蔡洪滨、吴意云合作)《管理世界》2008年第8期 (摘要收录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6期,44-45页)
[23]. “信誉与管制的互补与替代:基于网上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与杨居正、张维迎合作)《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
[22]. “企业信息化投资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浙江企业的经验证据”(与汪淼军、张维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1].“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20]. “企业生产率的代际效应和年龄效应”(与张维迎、顾全林、汪淼军合作)《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6卷第4期
[19]. “信息化、组织行为与组织绩效:基于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与汪淼军、张维迎合作)《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
[18]. “中国轿车行业的合谋与价格战”(与王皓合作),《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
[17].“地区放权与经济效率:以计划单列为例”(与史宇鹏合作)《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16].“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选择及其治理效应”(与王鹏合作),《中国会计评论》2006年第2期
[15].“信誉的价值:以网上拍卖交易为例”(与张维迎、顾全林、沈懿合作),《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14]. “中关村科技园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解:1995-2003”(与张维迎、顾全林、姜烨合作),《经济学报》2006年第2卷第1辑
[13].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所有权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与王鹏合作),《金融研究》2006年第2期
[12]. “信息技术、组织变革与生产绩效:关于企业信息化阶段性互补机制的实证研究”(与汪淼军、张维迎合作),《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11].“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与陈烨合作),《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10].“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位回归模型的一个应用”(与张维迎、顾全林合作),《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9].“相对绩效考核:中国地方官员晋升机制的一项经验研究”(与李宏彬、陈烨合作),《经济学报》2005年第1卷第1辑
[8].“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证据”(与罗凯合作),《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卷第3期
[7].“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本文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17期转载,入选《中国经济学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
[6].“经济转型中的企业退出机制”(与张维迎、顾全林合作),《经济研究》2003年 第10期
[5].“从大学理念与治理看北大改革”(与柯荣柱合作),《学术界》2003年第5期;另收录《大学的逻辑》(张维迎著,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4].“从信息经济学看当前假冒伪劣现象”(与崔兆鸣合作)《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 第3期
[3].“假冒伪劣条件下的市场均衡” (与崔兆鸣合作),《经济科学》1995年第5期
[2].“郭鹤年的经营管理艺术和风格”(与郑学益合作),《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交易的制度结构”,《经济学动态》1993年第7期
著作章节:
[1].“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组织和制度变迁理论”,第九章,《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胡代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本书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国家的理性重建:布坎南的国家理论”,第十章,同上书
[3]. "Firm Dynamics in Economic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a Chinese Science Park", (with Q. Gu, H. Li, W. Zhang), in Haiyang Li (eds), Growth of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s Emerging Marke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MA: Northampton. 2006.
著作:
[1].《中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研究报告》(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课题,张维迎、刘鹤主编,本人为该课题组副组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边缘地带的小农: 中国贫困的微观解理》(与沈红、陈胜利合著),人民出版社,1992年。
[3]. 《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与张军合编),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4].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 Incentives and Governance: China's Local Governments. CENGAGE Learning. 2009.
译著:
[1].《比较制度分析》 青木昌彦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年。
书评:
[1].“评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一书”,《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3年第二卷第二期,第539-548页。
教授课程
1. 中级和高级微观经济学
2. 微观计量经济学应用
3. 激励与组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