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考研试卷库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一、学科概况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创建于1946年,在原山东工学院、山东工业大学时期就是重要的学科之一。该学科主要承担电类专业电工理论教学工作、进行电工理论及其在电气工程学科中的应用研究,1999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是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以及山东省磁悬浮工程中心挂靠单位。
  本学科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有博士学位的8人,在站博士后1人,留学回国人员2人,是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学术队伍,每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人。
  二、主要研究领域方向
  1.电工新技术
  研究电气工程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中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原理的应用、电磁兼容在电子和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及机理。
  2.电工技术中的科学计算及应用
  研究电工技术中电磁场分布、线性和非线性电路解以及电气工程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
  3.磁悬浮轴承理论与应用
  研究高速、超高速磁悬浮轴承理论,磁场、磁路分析设计、高精度控制技术以及在旋转机械中的应用,研究微型磁悬浮轴承的设计及应用。
  4.新型发电技术
  研究风力发电技术、新型储能技术以及微型电网技术。
  三、近五年来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1.长期致力于电机及其控制的研究与开发,开发了7个系列的产品并大规模推广使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
  2.在SCI、EI及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3.“电路”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电工学”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4.近年来授予20余名研究生硕士学位。
  四、学术团队带头人
  谭震宇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物理学会蒙特卡罗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刘淑琴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磁悬浮与气悬浮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科研项目15项。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规划教材4部。申请发明专利3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省高校巾帼建功十大标兵。
  梁振光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教学能手。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山东省博士基金和多项横向课题,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高电压技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和ISTP收录18篇。
  张明军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承担多项科研课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位)、三等奖1项(第二位),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2篇。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