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科建设总体情况
(一)专业概况:土木工程学科现有一个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以及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两个硕士点。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自1990年开始招生(86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岩土工程硕士点自2004年开始招生,结构工程硕士点自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任教师共有18人,其中副教授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6人;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者3人,4人博士在读;获得硕士学位者14人。
(二)指导思想: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及项目规划、设计和研究方面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能够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桥梁、矿山建筑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科研人才。
(三)建设目标:在“十一五”末,建成完善的高质量的本科和硕士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申请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进一步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层次的师资,形成一支稳定团结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和科研队伍。
(四)主要措施:结合教育部本科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加大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力度:(1)完善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包括教学大纲的执行、课堂教学环节、考试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和总结;(2)完善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等各环节的规范,确保毕业论文质量;(3)完善对教学基本文件,包括专业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表,教学工作总结等的管理;(4)完善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把传帮带的传统继续发扬光大。(5)在学校的政策下,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6)加快实验室建设。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1)年轻教师所占比例较大,缺少高职称和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2)实验室建设滞后,特别是结构实验室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和高水平人才的引进。
二、 学科具体情况
(一)学科概况(历史沿革、主要方向,研究内容与特色)
中国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1986年(原名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86年招收1个班,88、89年各招收2个班,学制均为两年的专科。1990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由专科升为本科,改名为建筑工程专业,每年招收1个班,从1996年到1999年,建筑工程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到两个班,1999年将建筑工程专业更名为土木工程专业。2000年,土木工程专业继续扩招到三个班,2001年6个班,2002年以后每年稳定在四个班。目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随着高水平师资的引进,我们的研究方向已经开始向道路、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等方向延伸。目前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向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毕业生素质较高,成为各工程单位的技术骨干。每年的研究生入学率也高达25%以上,而且大多是在土木工程专业实力较强的名校读研,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
(二)学术队伍
经过多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的结构基本合理,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任教师共有18人,其中副教授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6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3人,4人博士在读。但目前年轻教师所占比例较大,缺少高职称的教授。近几年,我们逐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师资力量、科研力量不断加强,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今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培养和引进并重,重点是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在经过几年的努力,造就一批在国内学术界和教学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师和一支科研和教学水平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将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法,既要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又要积极引进国内高水平专家。重视兼职教授的聘任和管理,促进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兼职教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一直是本专业的薄弱环节。近5年来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励4项(见表1-1),承担2项教学项目,其中1项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见表1-2)。出版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