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简介

考研试卷库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1994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六所培养四年制本科职业教育师资的学院之一。也是职业教育中级和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它是中德两国政府关于在同济大学促进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培训的合作项目的产物。在中德两国政府合作的框架内,由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对项目进行咨询和协作,并负责管理政府提供的对项目的资助。职教学院的目标是建设基本的、合乎时代精神的学习课程,以培养现代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师资人才。项目建立在广泛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的基本上,吸收和借鉴德国的教育经验,以适应中国的实际需要。除了理论的课程传授之外,实践在课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学生不仅专业知识能够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方式、方法、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够经过培养训练得到很大提高。
  学院的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背景,有国内、国际职业教育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的知识还通过培训不断得到深化和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攻博”项目,在合作项目中,与德国合作,有8位学院的教师有可能通过专业的培训,获得博士学位。“攻博”采取所谓的:“三明治”形式,他们的学习研究在中国和德国分别完成。经过十年的发展,特别自1997年其开始实施中徳职教师资培养项目以来,同济大学职教学院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典范和桥头堡,初步形成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同济模式”,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培养了400多名职业教育教师,150多位中职教师在职研究生。
  历任领导:
  学院发展初期,历任院长皆为校级领导:吴启迪,朱绍中,姜大源(中央职教所所长助理,研究员),体现了学校对职教学院发展的高度重视。目前院长为周耕夫,总支书记王继平副教授,副院长为张建荣博士,主管教学和科研。
   教职员工: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共27人,另聘有兼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17人,已有8人在项目的框架内获得德国职业教育学博士学位。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和上海市职教师资培训中心。
  基础设施:
  学院2002年10月迁入新建的中德学院大楼,拥有约600 平米办公面积,800平米面积的实验室。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同济大学项目长期专家的办公室也设于此。
  同济大学职教师资培养项目于1993年作为“总理倡议”,纳入中德两国总理签字的政府合作协议,并于1994年10月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1996年11月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上海同济大学职教师资培养项目”协议书,1997年7月正式启动该项目。项目目标旨在支持同济大学设置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完整专业,致力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职业学校师资质量和数量上的改善,并将其发展为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典范。德方计划在八年内分三期对该项目进行总额达600万欧元的资助。该项目第一期于1997年9月正式启动(1997.9—2000.8)。在第二期项目结束后(2000.9—2003.8),鉴于项目的突出成果和继续为中国西部地区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工作,德国政府决定将第三期项目延长至2008年8月(2003.9—2008.8),并追加了350万欧元的资助。
  受德国政府委托,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具体管理该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在同济大学派驻长期专家,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并根据需求,提供短期专家咨询服务。项目并提供11名教师赴德国高校攻读职教博士学位的进修机会,为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职教学院非常注重发展对外合作,先后与数十家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保持同国内外科研单位、职业学校及经济界的联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自2004年以来,学院致力于“同济模式”的向外辐射,与多所西部学校合作,扩大职教师范专业的规模和影响,支持这些单位形成自身独立的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能力。
  自2006年以来,职教学院致力于和周边地区如浙江湖州、慈溪就不同主题展开深入的科研合作。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关注职业教育的实际问题,检验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提供基于自身经验反思的理论拓展机会。
  2007年,学院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的合作项目“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项目”举办了题为“提升人力资源提高竞争能力”的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充分反映了中德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果,从而产生了对于第三国职业培训和教育合作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依托职教学院强大的师资团队,学院还承担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师资培训包专业类开发项目的管理工作。此项目旨在加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内涵建设,使之再上一个台阶。我院通过组织广泛深入的培训、评审、研讨会,以及依赖自身在职教师资培养领域的经验和能力积累为专业项目的顺利开展,并为最终形成经得起推敲的项目成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