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自1896年上海交通大学(原南洋公学)建校以来,物理教育就始终贯穿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1900年在新落成的中院“辟格致室,内置理化仪器、博物标本等供学生试验之用”,1906年扩大规模改称物理试验室,是我校最早创建的试验室之一。我校是把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从西方引入中国的最早大学之一。100年前,中国第一位获得物理学博士的李复几先生也是我校的毕业生。
1928年学校决定成立物理系,是国内最早创办的物理系之一。1930年9月,学校又将数、理、化三个系扩充成立科学学院(1938年后改名为理学院),裘维裕教授任首任院长兼物理系主任。1952年因院系调整停办物理系,仅留下物理教研室,为全校各院系学生上普通物理课及实验课。1978年重建应用物理系,2001年应用物理系改名为物理系。
百年来交大物理学科名师荟萃、桃李满天下,汇聚和培养了裘维裕、周铭、赵富鑫、胡刚复、叶蕴理、周同庆、方俊鑫、吴有训、程守诛、蔡建华、雷啸霖、李家明、汪道涵、钱家骐、胡国定、钱皋韵、华中一、匡定波、吴杭生、龚昌德、方守贤、顾敏、郑杰、叶军、丁洪等杰出人才。
基本情况
物理系目前拥有教职员工124人,中科院院士3名,教授43名,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物理系目前设有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和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理论物理、光学与光子学、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宇宙学、太阳能、空间与天体物理、光学工程及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等学科和研究所。
物理系的凝聚态物理、光学和理论物理三个学科于1981年至1986年先后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设立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光学学科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凝聚态物理学科成为我校历史上第一个理科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凝聚态物理学科通过了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的评估考核,光学学科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物理系还拥有“半导体量子结构和量子过程调控”教育部创新团队和“人工结构及量子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