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实验凝聚态物理有17名教授,研究领域涉及半导体表面与界面,半导体量子点与纳米结构, 低维磁性和自旋电子学, 强关联电子体系,光子晶体与电磁特异材料, 同步辐射应用, 有机发光与太阳能电池。
凝聚态理论方向有15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自旋体系与自旋相关散射,低维关联电子体系,光子晶体和电磁奇异材料中波的传播,低维与纳米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量子信息与计算,纳米结构中的电子输运,超冷原子体系。
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点)项目、国家和市、部委各类基金等几十项,五年内获得各类基金的经费总额千万余元。
凝聚态及表面科学基地——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0年开始筹建,1992年12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从事表面物理研究的基地之一。实验室现任主任为蒋最敏教授,副主任是陈张海教授和杨新菊副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王迅院士。
实验室着重于基础研究, 主要从事与发展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有关的表面和界面问题研究。目前实验室重点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计算凝聚态物理、表面与界面物理、半导体光电子物理、磁性与强关联物理研究和光子晶体与电磁功能介质物理研究。
实验室面积约2800平方米,分布在科学楼、物理楼、先进材料楼和光华楼等处。实验室拥有二十多台用于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的大型仪器设备和研究平台,设备总值超过4000万元。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实验室积极引进各类人才,成功地建设了一支少而精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固定人员29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80%以上为青年教师。
实验室自建成以来,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的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结果,每年在包括Phys. Rev. Lett.,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等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近百篇。2001年以来,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及多项国家教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并有多人获各类个人奖。实验室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已培养硕士200多名,博士100多名,学生毕业后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坚持对外交流与合作是实验室的一贯方针。实验室通过访问学者、开放课题等形式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合作,提高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