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研究所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国际金融研究所

考研试卷库
国际金融研究所

  一、研究所历史与发展
  国际金融研究所的前身是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下属的世界经济研究室。1992年 6月,以该研究室为基础成立国际金融研究所。
  国际金融研究所的创建人、博士生导师、前所长陈彪如教授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学者,是我国金融研究的先驱者。数年来,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国际金融学,为我国在这一领域填补了空白。陈彪如先生数次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最新出版的《具有杰出贡献的世界名人》、《世界杰出的 500人物》和美国传记研究所编的《 500为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等书籍和词典收录。在陈彪如教授带领下,1981年获批世界经济专业(国际金融方向)博士点,该博士点是当时国内第一批博士点,2006年春天,国际金融研究所又迎来了金融研究发展的春天:获批金融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1988年陈彪如教授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编写《国际金融概论》,1990年获全国金融系统教材一等奖,1992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94年起草了市政府决策报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这是国内研究机构第一份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决策报告,受到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我校以国际金融为特色的世界经济学科1996年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为重点学科。
  张志超教授现为我校紫江教授,长期从事国际金融研究,尤其涉及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在国内独树一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专著《汇率论》至今仍然被作为汇率研究的指引,多次参与国家关于汇率制度改革的咨询,也因此被行内尊称为“人民币汇率之父”。
  国际金融研究所现所长、终身教授黄泽民于2005年撰写的《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性风险及化解》的报告,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的高度评价并转呈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对该报告给予肯定并批转给有关部门;2006年撰写的《防范我国直接投资的金融风险》、《关于金融衍生品监管的若干建议》及《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技术和实施》等三篇研究报告受到黄菊副总理的好评,并批转政府相关部门处理。
  十多年来,该所培养了一大批国际、国内著名的国际金融管理人才,成为相关机构的佼佼者,如上海市市委常委兼秘书长范德官、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顾国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副书记刁晓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琦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潘英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等等。
  二、研究所学术队伍
  所长:黄泽民 终身教授
  成员:蓝发钦 博士、教授
    吴信如 博士、教授
    岳 华 博士、副教授
    聂 丹 博士、副教授
    殷德生 博士、副教授
    冉生欣 博士、副教授
    买建国 硕士、副教授
    罗忠州 博士、讲师
    孙 丽 博士、讲师
    郑海青 博士、讲师
    曹 维 博士、讲师
  三、科研发展与研究方向
  在科研上,国际金融研究所承担了大量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见表 1),并为政府决策机构及金融、贸易等管理部门提供大量有参考价值的咨询意见。多年来该所教师和研究人员先后出版了各类专著93部(见表 2),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许多研究成果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学术界的重视、好评。并多次获奖(见表 3),其中获国家级奖 9个,省部级奖21个。
  国际金融研究所近期和中期的研究重点是:
  (1)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自由兑换;
  (2)涉外企业与对外投资的外汇风险规避;
  (3)外汇市场、金融期货和离岸金融市场;
  (4)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5)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选择;
  (6)资本账户自由化研究;
  (7)国内企业如何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等。
  地址:上海东川路500号  电话(传真):54345058  邮编:200241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