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教学
1、专业介绍
英语专业,学制四年。本专业将充分依托学校各学科的科技群体优势,和充满活力的商务和经济类学术背景,多年来坚持“重人文、精英语、懂科技、知经贸”办学指导思想,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本专业强调专业知识的覆盖面,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系统培训,要求学生了解“生命科学、材料、环境保护和信息”等学科的基本特点,熟悉常见的工业产品,营造学生的科技背景,同时在第二外语方面接受“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严格而又系统的培训,掌握和了解基本的经济和贸易理论与实务,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商务活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于国际间的商务交流。
2、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按照21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培养能从事于运用外语进行国际间科技知识或文化传播的高级外语复合型人才。
⑴ 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语音语调的正确;词法、句法、章法的规范,词汇表达的得体;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熟练。
⑵ 掌握较为扎实的人文学科、科学技术或经济贸易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增强复合型的人才特色。
⑶ 系统地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严格训练,并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运用英语进行“流利而得体交流”的能力。通过国家英语专业四级统考以及专业八级统考。四、八级统考成绩直接与学生的学位挂钩。
⑷ 系统地掌握第二外语,尤其注重第二外语的“阅读与听说”的能力培养(科技以及经贸方向),通过国家级的第二外语统考或相等程度的考试。
⑸ 获得计算机程序操作方面的基本训练,通过“办公自动化”证书考试,并掌握所规定的有关技能。
⑹ 强化人文意识的培养,重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比较,提高学生运用“目标语”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
3 、课程设置
专业共同选修(中西文化系列):汉语阅读与写作、英美历史、英语历史、英国文学作品欣赏、美国文学作品欣赏、中国文化系列。
基础及专业必修课: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说、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学习技巧、英语演讲、高级英语、英语视听、翻译、高级听说、口译技巧、应用文写作、报刊选读、语体修辞、第二外语。
专业导向系列—①科技类:高等数学、中国科技史、科技文献阅读和情报检索、化学与人类、化学工程和工艺导论(生命科学、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和工艺导论(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化学商品学;②经贸类:高数、经济法、国际贸易概论、金融投资学、进出口业务、外贸函电、商务沟通;③经贸类:高数、经济法、国际贸易概论、金融投资学、进出口业务、外贸函电、商务沟通。
专业能力培养教育:语言文化课实践、课程系列讲座实践、专业导向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翻译实习、毕业论文。
二、研究生教育
1、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有英汉语对比与翻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与研究。
2、培养目标
通过对翻译理论的学习,汉英对比的研究以及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使硕士研究生能够提高母语与目标语之间差异的辨别能力,增强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观察语言现象的敏锐感。课程的教学,课程的专门研究以及讨论等都能有助于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能够胜任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也能胜任对科技情报翻译及文化交流工作,成为高级英语专门人才。学制为二年半,其中,第一、二、三学期主要为课程学习,第四、五学期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3、研究方向
(1)汉外语比较与翻译。主要学习与研究汉外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探索翻译的普遍规律,以建立一个翻译理论及翻译方法的框架。
(2)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主要学习研究现代语言学理论,探索外语的语体特征,语篇结构等,旨在了解语码的转换与有效交际之间的关系,使语言、思维和交际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外语教学理论与研究。主要学习研究语言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等,探索一种符合语言规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外语学习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
4、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学制和学分
本专业硕士的学制为2.5年,其中1年为课程学习,半年为讲座、撰写小论文和教学实践,1年为学位论文。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其中学位课≥18,非学位课≥8,学术讲座2,健身1。
(2)课程设置
学位课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名著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第二外语(德语)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German)、第二外语(日语)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Japanese)。
专业必修课: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英汉语言对比研究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 Chinese、文化与翻译Culture & Translation、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实践与评析Translation Practice & Criticism。
非学位课
专业选修课:汉英对比与翻译Contrastive C-E Studies & Translation、测试理论与实践Testing Theory and Practice、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Theory & Practice of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 Teaching、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语言教学环境与文化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辅修:计算机等级考、社科或管理类辅修课一门。
5、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邵志洪、王亚平、颜静兰、林 伟、戚元方、龙毛忠、余毓国、陆伟忠、顾建华 、刘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