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
硕士生导师
“OIV亚洲葡萄与葡萄酒科技发展中心”专家组成员
全国葡萄酒专业委员会葡萄分会主任
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
河北省招投标委员会评标专家
河北省标准化委员会评审专家
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
Email:ly5885@hebust.edu.cn lymdh@inhe.net
Tel: 0311-88632170
荣誉称号:
1998年石家庄市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
1999年河北省第三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津贴人员
2001年河北省食品工业优秀科技专家
教育背景:
1982年 天津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专业毕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9年 河北轻化工学院 发酵工程学科讲师
1996年 河北科技大学 生物工程学科副教授
1999年 河北科技大学 生物工程学科教授
研究兴趣:
传统发酵工程创新技术研究(饮料酒及饮料、玉米淀粉深加工、厌氧发酵技术研究);
科研成绩:
《出口白桃原浆生产新工艺研究》项目在河北省内3家企业投产,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于1995年获得外经贸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爱人果汁工艺技术研究》共开发研制三个系列9个品种,产品已走进千家万户,并得到消费者的青睐,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于1999年获得外经贸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河北省发明博展会金奖。
《出口浓缩红葡萄汁生产新技术研究》项目已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葡萄皮色素提取新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火炬杯青年师生科技成果竞赛三等奖。
利用玉米或玉米淀粉生产果葡糖浆、异麦芽低聚糖、啤酒专用糖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对产品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在研项目:
河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农产品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河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葡萄深加工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
河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低(降)醇葡萄酒关键技术研究》
河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啤酒专用糖浆研究》
发表论文:
Color Formation of HuaXia Great Wall Dry Red Wine 第三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3月 杨凌
Viscosity of Red Grape Juice Concentrate and Separation of Tartar. 第六届国际食品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03年10月 无锡
干红葡萄酒色泽的形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3)济南
营销文化与葡萄酒的文化营销. 酿酒2002(5)哈尔滨
全麦鲜酿营养型黑啤酒的研究. 酿酒. 2002(4)哈尔滨
中国加入WTO,从河北看全国葡萄酒产业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酿酒2002(2)哈尔滨
玉米综合加工技术. 食品科学. 2002(8)北京
板栗饮料工艺中淀粉的酶转化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2(11)北京
干白雪梨酒工艺研究. 第三次全国发酵工程学术讨论会,2001年10月 无锡
红葡萄汁加工工艺酒石的去除方法. 食品工业科技. 2001(5)北京
葛根、葛花保健功能及其饮料的制作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2000(3)北京
高浓度酿造后稀释啤酒保质期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5)北京
酵母蛋白饮料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1999(1)北京
高浓度酿造啤酒工艺控制.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1998(1)石家庄
谈我校生物工程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的确立依据,首届全国生物工程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8月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出版著作:
李艳主编《发酵工业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
李艳主编《新版配制酒配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李艳参编《新版饮料配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李艳参编《环境生物技术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教学工作:
主要承担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和论文指导工作,主讲课程包括发酵工程研究生学位课《生物反应工程与生物反应器》、《现代酿造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本科学位课《发酵工程工艺原理》、《酿造酒工艺学》、生物技术本科学位课《发酵工程》等。教学改革课题“加强学生独立认识工程(企业)的能力,探索厂校联合指导毕业环节的新途径”,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