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我院设立最早的学科之一,该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硕士学位教师11人。建立了以教授、博士为带头人的学术队伍;设有农学专业实验室、农业基础实验室、生物基础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作物科学研究所、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等机构,实验室面积4326.3m2,仪器设备总值932.6万元,有6.2万册专业图书,178种中外文期刊,具备开展以DNA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技术为主体的作物抗病、耐逆育种、作物资源抗逆性评价、鉴定和利用的实验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条件。
20多年的研究工作,已使本学科形成了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和作物性状遗传改良利用的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已取得科研成果2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1项,在《FUNGAL DIVERSITY》、《Plant Breeding》、《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遗传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冬小麦、豌豆新品种。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部、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河北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20项,经费总额192万元。
一、植物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
主要开展河北沿海地区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耐盐性评价,小麦及近缘属的遗传学研究,抗虫、丰产棉花优异种质资源的创建与利用。
二、植物分子生物学
利用遗传转化技术,构建植酸酶的根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冀东地区栽培大豆,培育高磷利用率的大豆品种;针对大豆花叶病毒病(SMV)和大豆胞囊线虫(SCN)两种重大病害,进行标记辅助育种,形成了以DNA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技术为主体的作物抗病、耐逆育种方向。
三、作物育种目标性状遗传与改良
针对河北省东部经济发展需要及区域资源特点,以冀东特色的小麦、豌豆资源的收集、评价和种质资源创新为主攻方向,形成以资源抗逆性评价、鉴定和利用为主线的理论体系和实验技术,采用酶促反应染色法、转基因技术、高肥旱地培育和异季育种等手段选育高产小麦、豌豆新品种,并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发挥新品种的作用。
欢迎报考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