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才副教授
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4月
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 位:硕士
职 称:副教授/硕导
职 务:法学系主任
学习经历:1988年6月,河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法学)学位;
2001年6月,河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教育学硕士学位。
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教育
项目名称
|
来源
|
经费
|
起止年月
|
排名
|
1.高等农业院校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编号:06020441
|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
|
2006-2008
|
1
|
2.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为河北省“三农”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200502067
|
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
5000
|
2005-2006
|
3
|
3.保定市新农村建设中人民调解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2006022
|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
2006.06-2007.12
|
1
|
4.劳动仲裁体制研究,编号:2006128
|
河北省劳动厅重点课题
|
2000
|
2006.6-2006.12
|
1
|
5.完善我省新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难点与对策,编号:2006110
|
河北省劳动厅课题
|
|
2006.6-2006.12
|
2
|
6.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对策研究,编号:2006089
|
河北省劳动厅课题
|
|
2006.6-2006.12
|
2
|
7.保定市商业贿赂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编号:2006023
|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
2006.06-2007.12
|
2
|
8.保险法前沿问题研究,编号:sz040101
|
河北省教育厅课题
|
|
2004.5-2005.5
|
2
|
9.完善我省新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难点与对策,编号:2006110
|
河北省劳动厅课题
|
|
2006.6-2006.12
|
4
|
10.河北省的商业贿赂现状与对策研究,编号:06ZR011
|
保定市科技局课题
|
|
2006.6-2006.12
|
4
|
11.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
河北农业大学非农基金课题
|
2000
|
2006.10-2007.10
|
1
|
1.《民事诉讼法》(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校教材一等奖,2007.3
2.《仲裁法导论》(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校论著三等奖,2006.6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校教材三等奖,2006.6
4.劳动争议仲裁体制研究,2006年度河北省劳动保障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2007.3
5.中国乡村宗族文化中的现代法制基因,保定市社科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149号,2007.8
6.科学发展观与德育的创新,保定市社科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137号,2007.8
1.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3期,2007.9,第1作者
2.我国劳动仲裁体制的完善,《集团经济研究》(中文核心)8期中旬刊,2007.8,第1作者
3.公司僵局的产生与解决途径,《商场现代化》(中文核心)8月中旬刊,2007.8,第2作者
4.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探析,《集团经济研究》(中文核心)8期下旬刊,2007.8,第1作者
5.乡村宗族文化中的现代法治基因,《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4期,2006.12,第1作者
6.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路创新,《商场现代化》(中文核心),10月中旬刊,2006.10,第1作者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分析,《环境与健康杂志》(中文核心),9期,2006.09,第3作者
8.论引入有限制的沉默权,《科学时代》,7期,2006.08,第2作者
9.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问题研究,《科学时代》,7期,2006.08,第2作者
10.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制度研究,《大学时代》,8期,2006.08,第3作者
11.论商业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法律制度弥补,《商场现代化》(中文核心),7月中旬刊,2006.07,第2作者
12.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德育的创新,《北方论丛》(中文核心),5期,2005.10,第3作者
13.对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社会科学论坛》,7期B,2005.07,第1作者
14.对大学生自卑感成因及特点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12卷7期,2004.05,第1作者
15.大学生自卑感成因研究,《金融教学与研究》,2期,2002.04,第2作者
16.成人高校99级新生人格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健康心理学杂志》,8卷3期,2000.04,第2作者
通信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电话:0312-7528691,7528680
电子邮箱:liuwancai@yahoo.com.cn
邮政编码:0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