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理论
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主要类型,及其归属。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五个发展时期及其特点。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起源。
五、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演进的主要推动力量。
六、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在造园风格上的主要区别,及其主要代表性园林。
七、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含义。
八、古代著名的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
九、园林规划、园林布局、园林设计、园林艺术、园林意境的含义;规划与设计的关系。
十、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含义、任务。
十一、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
十二、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十三、城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的特征及用地选择。
十四、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含义、作用及影响因素。
十五、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的含义及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十六、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原则、目标、基本要求。
十七、城市绿地规划文件的组成、规划成果的评审原则与审批程序。
十八、综合性公园的选址要求、活动内容与设施、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功能分区的划分。
十九、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景观、景区、环境容量的含义。
第二部分 园林工程与建筑
一、竖向设计的含义、内容和方法;竖向设计与土方工程量的关系。
二、园林给水的特点;园林排水的特点与方式;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的措施。
三、园路的作用;园路平面线形设计与纵断面设计的原则要求;园路结构及园路常见“病害”;园路施工的程序。
四、假山的功能作用;假山材料的主要类别。
五、园林种植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程序。
六、园林建筑的功能、特点与分类。
七、园林建筑装饰小品的主要类别及设计要点;
八、园林亭的特点及位置选择。
九、廊的功能;廊、花架的设计要点。
十、园林桥的类别及设计要点。
十一、公园大门的组成及平面布置;园林小广场、园路与园椅的平面设置。
第三部分 园林植物与应用
一、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古树名木、行道树、种植设计、基础种植、人工植物群落、适地适树、树种规划等的含义。
二、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三、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四、园林树木依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生长类型的分类。
五、生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生态幅的含义。
六、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
七、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花相的含义。
八、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方式;孤植、对植、丛植、列植、群植、林植的含义。
九、花境的含义及特点;花境设计的要点。
十、花丛、花坛的含义及特点;花丛与各类花坛对植物材料的选择要求。
十一、独赏树(孤植树)、庭荫树、行道树的选择要点。
十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意义、原则与方法。
十三、华北地区常见园林树种(最低限150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园林用途。
出题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
主要参考书:1.《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杨赉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园林花卉应用设计》,董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园林工程》,孟兆祯、梁伊任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
7.《园林建筑设计》,卢仁、金承藻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