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中南民族大学同龄,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具有一支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现有教师32人,已获博士学位13人,在读博士4人,有教授职称12人,副教授职称15人,首席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省政府津贴4人,聘请兼职教授、客座教授6人,其中包括王先霈、玛拉沁夫、李鸿然、李传锋等专家学者。汉语言文学专业自1980年复办以来,培养本科生3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2人,在中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2006年又新增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使学科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为招生和就业展现良好前景。
一、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1980年复校以来,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2000年以来,打造了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在全校首设首席教授,向全国招聘长江学者、楚天学者。2001年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0多次。
罗漫,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终生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发表论文多篇,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和《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存》有译载、转载、摘录和收录等多种形式的反响。现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
彭修银,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南开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美学学会会长,现任文学院首席教授,在海内外出版的著作有《美学范畴论》等8种,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新华文摘》、《美术》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胡家祥,文艺学教授,淡泊名利,脚踏实地,坚持在哲学、美学、文艺学三个层次展开探索和研究,迄今已在《中国哲学史》、《美术观察》、《文学遗产》、《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发表文章80多篇。
刘宝俊教授,致力于汉语音韵和汉藏语言比较研究,对秦、汉、楚地帛书的音韵学、文字学系列研究在国际国内同类研究中心处于领先地位,在本领域发表论文50余篇。邵则遂教授的近代汉语、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200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北方言文献与词汇研究》。
向柏松教授,中国水生型创世神话研究,土家族民间文学研究在国内独树一帜,出版相关专著4部,发表论文50余篇。何红一教授的民俗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民俗学界有重要影响。其剪纸技艺曾在美国华盛顿引发中国热。赵辉教授,出版《楚辞文化背景研究》一书,为《楚学文库》中的一册,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2000年湖北省科研成果三等奖。
青年学者吴道毅,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小说与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民族文学研究》、《南方民族作家作品》等主干课程。先后在《光明日报》、《民族文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20篇。杨彬副教授在现当代文学领域有突出影响。
还有唐红梅、田美丽、胡杰等青年博士,正在各个学科领域崭露头角。
二、蓬勃向上的学术氛围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已有文艺学、中国古典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民俗学等5个硕士点。自1996年设点以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22人,授予学位82人。硕士研究生教育强调基础训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本专业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如:玛拉沁夫《文学的变迁》,阿来《文学表达的民间资源》,吉狄马加《现代化过程中的世界与民族文学》。
语言学学科2005年成功举办“博导论坛”。萧国政教授《语言信息与汉语信息研究》、尉迟治平《计算机辅助中文科研》、汪国胜《现代汉语面面观》、香港科技大学潘海华《生成语义学》,在教师和学生引起良好的反响。
2006年4月,为加强本院教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前沿信息,文学院举办“四月季风”活动,内容是教授系列讲座,形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如罗漫《唐宋诗词中的青春心态》、刘秀容《大学生如何正确择业》、刘宝俊《即将沉寂的声音——谈濒危语言》的讲演受到高度评价。
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2004年9月罗漫教授应司马相如研究会和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司马相如与巴蜀文化研讨会”的邀请,在会上作首席发言,演讲的《司马相如的设计人生》在与会中外专家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2004年11月,古典文学教研室成功举办“士风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知名古典文学专家章培恒等二十多位学者与会。同年,与武汉大学合办“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罗漫教授作了主题发言。
近五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经费总计36万元。彭修银教授完成日本江口圭一——研究基金项目《日本近代现代美学、美术史》,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近代中日美术的变革及其关系研究》。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日本作为输入西方理论的“中间人”对中国现代文艺学科的建立及其影响》。刘宝俊教授完成国家民委科研课题《走出麻木与悲凉——民族语言与文化生态学研究》。
胡家祥教授《审美学》,向柏松教授专著《中国水崇拜》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刘宝俊教授《民族语言学论纲》获国家民委“九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成果显示中南民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蓬勃向上的学术氛围,锐意进取的良好风尚。
三、务实创新的教学风格
汉语言文学专业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确定了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实施正教授上本科基础课、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干部听课、教研室集体听课、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量化考核标准等有关教学的举措、规章、制度,收到了成效,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采取导师辅导制,即对有专长、敢实践的学生(个体和群体),安排实力较强的教师,指导、扶持学生跃上高台阶,做出大成绩,成为名学生。从汉语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涂波、陈峻峻、胡杰考取了华工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成为高校骨干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年至2005年硕士研究生录取率达到16%。实行学年论文制,即学院对所有03级学生提出利用大三一年时间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学年论文要求,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术,科研创新,提高学生论文质量,同时为大学生写大四的毕业论文提前做好准备。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根据学院统一部署,给学生充沛的时间,思考确定论文题目或选题方向。学院还分专业安排教师给学生做一次辅导,并根据学生专业,论文题目或选题方向分配指导教师,学院还举行相关指导讲座,最后还对论文进行评比,并对优秀学生论文进行奖励。浓郁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科研热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的论文、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另有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科研评比中获奖。如:汉语言文学专业,02级莫佳修、03级何博等的诗歌作品多次在湖北省“一二·九诗歌大赛”中获奖;02级李昂2006年度湖北省高校科研创新大赛二等奖。03级陈云豪的论文《魏晋南北朝诗序文体史意义浅说》,03级刘兴华的论文《晓风生暖 暮云凝碧——柳永词中的风云初析》获得2006度校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硕士研究生在导师辛勤培育下,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罗义华《白先勇小说审美意识论》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2期,《论李魁贤诗歌的风格形成》发表于《台湾文学评论》2001年2期,胡静《曹禺<原野>动作语言的戏剧功能》发表于《中南民族大学报》2002年第3期。因此,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基石,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