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昌前 博士 (Prof. Ma, Changqian, Ph.D) ,岩石学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 1978-1982,武汉地质学院 地球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5-198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研究生院,岩石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1999, 芬兰奥博大学(?bo Akademi University )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毕业,获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教学课程
先后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岩浆岩岩石学》、《岩石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环境工程专业)、《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学》、《岩浆动力学导论》、《地球物质科学导论》、《岩石学研究方法》、《化学岩石学:原理与应用》等。
承担的科研项目
1982,2-1985,7,参加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作用地矿部项目的研究;
1985,9-1988,7,进行北京周口店花岗闪长岩体的岩浆动力学研究;
1988- 1990,12,获地质行业科技发展基金资助,负责“鄂东花岗岩体侵位机制及其与成矿关系的岩浆动力学研究”(88011 项 )的研究;
1991,1-1993,12,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负责“造山花岗岩热动力状态及岩浆分异的演化程式”(49070088项)的研究;
1992-1996,负责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级青年专项重点研究课题,“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角度探讨高等教育智能结构的优化方向”的研究;
1994年,承担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地质人才智能结构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1994-1996,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负责“大别山中生代花岗岩类岩浆动力学过程与陆内造山机制”的研究;
1996,1-1998,12,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负责“大别山燕山期岩浆动力学垂向演变与陆壳剖面的差异隆升”(49572100 项);
1999-2000, 负责承担国土资源部项目“大别山花岗岩类土地系统中的物质能量输运及其环境效应和资源开发”;
2000-2002,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负责“大别山古生代岩浆弧与基-酸性岩石间的岩浆动力学联系” (49972022 项)。
2000,6-2001,12,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负责“超高压变质地体内巨量同隆升岩浆活动的发生”。
2001-2003,参与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花岗岩重大地质问题研究项目“华南过铝花岗岩与构造环境”。
2002-2004,承担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华中燕山期高Sr低Y中酸性侵入岩的岩浆动力学”的研究。
2004-200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别山中生代侵入岩类成因、岩浆动力学与构造体制转换”的研究。
2004-2005,主持中石化南方分公司重点项目“江南隆起带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对周缘地区油气成藏的控制”的研究。
2006-2007,主持大港油田项目“黄骅坳陷区火成岩形成、分布规律研究” 。
任职和学术兼职:
任职情况
1982.1-1987.6, 武汉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助教;
1987.6-199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讲师;
1990.3-1992.1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
1992,12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其中,1993,3-1995,1兼任科研处处长
1995 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5.1-1996.12任地球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0-200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科学研究院院长。
2001年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技处处长。
学术兼职
目前是: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组成员
国际火山学和地球内部化学协会经常会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及岩浆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协副主席
湖北省地质学会常务理事
《地质科技情报》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 (D 辑,中英文版 ) 编委
《现代地质》编委
《地球科学进展》编委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英文版)编委
《地质科技管理》等刊编委
主要国内外学术交流
1987年参加国际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并交流论文(广州);
1992年获日本IGC基金资助,赴日本京都参加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并交流论文;
1993年承担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芬兰科学院的国际合作项目“瑞芬和大别造山带花岗岩类与构造演化的比较研究”,赴芬兰、瑞典考察和接待芬兰学者来华合作研究;
1995年赴我国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并考察台湾地质;
1995-1996,负责筹备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T207地质旅行路线 “北京西山周口店岩体的岩浆热动力构造”等的研究,并担任该路线领队。
1995-1996年担任担任第30 届国际地质大会6-6组学科讨论会“岩浆产生、分凝、上升、储存和喷发”的召集人;
1997年9月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Hans Ramberg构造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1998年2月赴瑞士伯尔尼参加“阿尔卑斯型山带地质动力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交流论文;
1998年6月赴冰岛参加北欧地热短训班,并考察考察南部冰岛地热及与地幔柱有关的岩浆活动;
1998 年7月应邀参加美国地质学会题为“地壳分异作用:壳幔相互作用,熔融和花岗岩通过地壳的迁移”的彭罗斯(Penrose) 会议,并考察南阿尔卑斯。
2001 年9 月参加Eurogranite第31 届年会年会并在斯洛伐克考察西喀尔巴阡山花岗岩。
2002年8月-9月访问西班牙并考察比利牛斯山造山带。
2002 年9月14~ 21 日, 参加了在意大利中部举办的第32 届年会的全部活动,并考察意大利中部托斯卡新生代岩浆省的野外考察。
2006年5-7月法国里尔一大访问并考察西AlpsS蛇绿岩套和超高压变质带。
学术奖励
1987年首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奖(中国地质学会);
1989年中国地质学会首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1994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5年入选中国地质大学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建设项目;
1995年中国地质大学科研管理先进个人;
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6年中国地质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1996 年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7年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1999年获教育部“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199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三育人标兵;
2003年湖北省教育系统管理育人先进个人.
2006年参加项目《南方中、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06JBR002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