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001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学位公共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硕士研究生学位公共课程,必修
3. 课程目的
(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思想教育功能,从根本上说,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基本目的,主要是帮助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反映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新发展,吸收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STS等领域的新观点和新方法;概括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分析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评析有关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事件和有影响的思潮。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着眼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扩大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2,学时36
5. 建议先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书目:
(1)《自然辩证法》,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1版
(2)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贝尔纲.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黄顺基.科学技术哲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
(2)讨论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课程考核以开卷形式进行,并结合平时成绩进行最终成绩的综合评定
9. 课外自学要求
(1)认真阅读恩格斯原著并撰写读书笔记
(2)在网上搜索反映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新发展,如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STS等领域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并能评述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基本内容:
(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3)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基本要求: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内容与范围,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认识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本内容:
(1)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3)辩证自然观的新发展:生态自然观
基本要求:认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观点,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认识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重大影响的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19世纪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通过学习认识辩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辩证自然观的新发展:生态自然观
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基本内容:
(1)科学的本质、价值和科学认识过程
(2)科学理论的创立
(3)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
(4)科学理论的发展
基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指导下,结合当代科学哲学思想,理解科学本质、价值、科学理论发展;学会运用当代科学哲学有关思想分析科学理论的创立,并指导我们科学研究活动。
教学重点及难点:科学理论的创立
第三篇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基本内容:
(1)技术的本质与价值
(2)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
(3)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基本要求:马克思认为,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了解现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理解科学和技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掌握技术的本质、价值,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并能分析技术创新和高技术的产业化等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基本内容:
(1)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2)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3)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4)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基本要求:了解科技的社会建制、社会运行以及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的意义,等内容的介绍;理解这样的观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进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和谐社会建制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36学时,其中讲课30学时,课堂讨论6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时数
课程内容
|
讲课
|
实验
|
习题
|
讨论
|
小计
|
绪论
|
2
|
|
|
|
2
|
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8
|
|
|
2
|
10
|
第二篇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
8
|
|
|
2
|
14
|
第三篇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
8
|
|
|
|
8
|
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
|
4
|
|
|
2
|
6
|
总计
|
30
|
|
|
6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