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针灸与实验研究
课程编号:304213
开课单位:针灸骨伤系针灸教研室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朱兵教授
授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理论课20学时,1学分;实验课20学时;1学分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与实验相结合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针灸作用的科学基础》,朱兵主编,1998年1月
《实验针灸学》,林文注、王佩主编,1999年9月
《实验针灸学》,张素芬主编,1988年1月
《实验针灸学与实验指导》,张素芬主编,1988年1月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现代针灸与实验研究》是由原来的《实验针灸学》改名而来,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机理、经络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传统针灸学走向现代化的必要补充。
旨在使学生在全面继续学习传统针灸学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之后,能进一步从实验医学的角度对针灸学的理、法、方、穴,辩证规律,临床经验,传统手法,针具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丰富针灸学宝库,为发展针灸理论和提高临床疗效,实现针灸现代化走向世界均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加深学生对中医、经络和针灸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也有现实意义。
二、教学内容提要与学时安排
1.理论课(20学时)
(1)针灸实验中的动物实验方法(6学时)
了解动物实验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针灸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捉拿、固定、麻醉、给药方法、标本采集和手术操作技术,了解动物病理模型的复制原则和方法。
①动物实验的基本要求
②常用动物的选择(狗、兔、大、小白鼠、猫)
③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④动物手术基本操作(无菌术,常用器械的使用,手术基本技术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
⑤几种常用动物的穴位、取穴、针灸法及主治
⑥家兔常用穴位、取穴、针灸法及主治
(2)针灸实验常用的指标(4学时)
了解针灸实验常用的指标。熟悉一些常用的实验指标的检测装置、设备和测量方法,了解生物医学电极与换能器及放大器,显示记录装置的性能用途及实际应用。
①针灸实验常用的指标与分类
②免疫学指标的应用与意义(研究生选讲)
③生物医学电极与换能器的应用
④BL3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应用
(3)经穴—脏腑相关(4学时)
了解经穴—脏腑相关的现代概念及机理的实验研究成果,掌握腧穴病理反应的形式及其临床意义。
①腧穴病理反应形式、机理、部位的特异性及临床意义
②腧穴的治疗作用、相对特异性、穴位与针感,针灸作用途径
③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节段理论
(4)针刺镇痛机理(4学时)
了解痛阈测定的方法,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概况,正确评价针麻。
①痛觉和痛觉测定
②针刺止痛的临床疗效及规律探讨
③针刺麻醉的基本特点,手术评级标准,提高针麻效果的基本措施。
④针刺镇痛机理,神经——体液机理及经络机理。
(5)现代针灸仪器(4学时)
了解常用的毫针和艾灸刺激参数的测定,不同针法对针灸效应的影响,掌握电针常用仪器,参数选择及作用和理化基础。了解激光针灸、微波针灸仪器、穴位磁疗应用及原理。
①毫针刺法的参数测定,不同术式毫针刺法的生理效应。
②灸法的温度测量、作用途径及常用仪器
③电针常用仪器、刺激参数选择、使用及作用和理化基础
④激光穴位照射及微波针灸仪的作用及使用
⑤穴位磁疗
(6)针灸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2学时)
了解针灸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的基本内容。掌握选题、查阅文献、实验设计、资料分析、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2.实验课(20学时)
(1)动物基本手术练习 (2学时)
(2)电脑Biolap3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使用 (1学时)
(3)针刺对家兔急性实验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 (2学时)
(4)针刺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1学时)
(5)针刺对家兔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影响 (1学时)
(6)灸至阴对子宫运动的影响 (1学时)
(7)隔盐灸对小鼠脑卒中的影响 (2学时)
(8)艾灸的保健作用 (1学时)
(9)针刺对家兔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1学时)
(10)针刺对家兔急性心梗的作用 (2学时)
(11)针刺阳明经对SOD和MDA的影响 (2学时)
(12)艾灸对小鼠(H22)腹水癌细胞DNA和RNA的影响 (2学时)
(13)录像片“实验针灸学实验系列片” (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