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即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湖南省中医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湘省国医院, 院区所在地为历代祭祀医圣张仲景堂旧址,左邻一代民族英雄辛弃疾屯兵营地,人文历史,源远流长,素有“湖湘中医发祥地”、“三湘名医之摇篮”誉称,属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省内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医龙头医院之一。
学院设内科、心脑血管专科、西医外科、中医外科、前列腺科、结石病科、皮肤疮疡科、肛肠科、骨伤科、脊柱外科、颈肩腰腿痛专科、手足显微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不孕不育症专科、儿科、针灸科、中风专科、急诊科、推拿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病理科、药剂科等30个临床医技科室,50个专科专病门诊,开设病床500张。近年来,学院大力改善医疗教学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住院楼、门诊楼环境优雅,设施齐全,设备精良,拥有CT、DR、彩超、血透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内窥镜、动态心电图机、腹腔镜、输尿管镜、经皮肾弹道碎石机、体外碎石机、前列腺电汽化治疗仪等一系列现代化检查与治疗设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理想场所。
管理体制健全。作为学院最大的二级单位,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有2名院级领导分别主管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工作。并设有科教科、教研室(13个)、学生科、5个学生工作党支部等机构,实行了校、院、科三级管理,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一贯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现已形成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人才队伍。其中在省内外颇具影响的湖南省名中医10人,教授48人,副教授9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主要承担涉及多个专业的临床类40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共完成临床教学任务1万余学时。
专业设置合理 。现开设七年制和五年制中医骨伤和中医外科、五年制中医临床,四年制护理学(涉外护理学)等四个本科专业,七年制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授予硕士学位,内科、外科、五官科等3个学科享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另有4 个学科享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以我院作为主要临床基地。
教学优势明显。拥有国家重点专科肛肠科、国家重点专科皮肤疮疡科、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伤科、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妇科不孕不育专科、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心脑血管内科、湖南省中医重点专科急诊科等六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在学院设立,7个省级中医(中西结合)专业学术委员会的挂靠单位。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九五、十五重大科研项目、卫生厅科研课题百余项,并获各级科研成果50余项。
对外交流活跃。我院近10年先后有30多人次到俄罗斯、马来西亚、英国、美国、瑞士、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中医药交流。目前,尚有6位教授应邀在英国、美国、瑞士、香港进行教学和医疗访问和合作。
办学成效显著。我院积极推行教育模式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课程,提高办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并以党团组织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近年来就业率均在98%以上,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三湘名院,任重道远。在蕴蓄着湖湘文化历史积淀的这方热土上,学院奉行“团结仁爱、博学精术”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兴院、服务人民”的办院宗旨,并郑重向社会宣布:承诺医术为本,主张尊重生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社会的信赖,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我们将以诚信、优质的教学医疗服务回报社会,共创和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