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与
教
学
论
|
本硕士点的研究特点是结合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的实际作深层次理论研究。
我们的研究优势有: 1、在国内影响广泛。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语文教学论课程组便开展了语文教育和文艺审美教育的研究,在国内率先编著出版了《语文教育学》、《语文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心理学》、《审美力》等多部专著,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四川省政府、省教委多个等级奖。 2、研究基础雄厚。近十年来,语文教学论课程组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两项,主编出版了《语文创造教育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文艺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络》等专著7部,主编出版了《21世纪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丛书1部(共9集,约200万字)。撰写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研究》和《审美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经教育部师范司评审,列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近年中,该课程组获重庆市政府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共五项,获重庆市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获重庆市教委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
|
1.教学论
2.教育心理学
3.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4.语文审美教育研究
5.语文教育发展史
|
师范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点中学
|
文
艺
学
|
本硕士点所在学科是重庆师范大学的传统学科和优势学科,199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5年被四川省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评为重庆市“十五”市级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底验收被评为优秀。经过多年建设,本学科在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重庆市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作出了贡献。本学科在文学概论教学改革、中西小说文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和丰硕成果,同时还加强了对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并承担有文化产业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队伍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在科学研究、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现代办公手段和教育技术等方面,都已具有优越的条件。
|
1.文学原理
2.文艺美学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4.西方文学理论
5.文体理论
6.文化产业概论
|
高等院校、党政机关、传媒出版、文化企事业单位等。
|
应
用
语
言
学
|
本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新闻语言应用,对外汉语,文化交流与汉语。
新闻语言应用方向旨在研究新闻语言的具体样态和媒介形态演变中的新闻语言多样化现象,具有拓展语言学和新闻学的学科研究领域的创新性优势。培养具有新闻语用学理论较高造诣并能从事高级新闻采编工作的专门人才。
对外汉语方向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以解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培养全面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独立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及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文化交流与汉语方向旨在研究汉语在国际间文化交流中的传播方式、主导途径以及影响范围与主要特征,探索汉语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从符号传播到符号影响的双重符号效应,培养契合国际“汉推”形势所需的擅能从事汉语文化对外交流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
1.新闻语言与文体
2.中外文化交流与新闻传播
3.网络语言应用研究
4.汉语文本译介研究
5.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研究
6.汉语文化学
|
1.新闻单位、新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
2.海内外孔子学院、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
|
汉
语
言
文
字
学
|
本专业有两个研究方向,一、古代汉语研究。以古代文献语言为研究对象,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理论,又以语言理论指导文献的研究与整理。二者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本方向的研究成果可运用于古汉语教学、古籍整理、辞书编纂等,对发掘、继承和宏扬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二、近、现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研究侧重于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并将汉语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将对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语言文字应用现状、规范化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语言演变规律、社会语言的心理等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近代汉语研究侧重培养学生从事具体研究的能力。本方向的研究成果将为实施语言文字法规提供依据,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
1.文献训诂
2.古文字学
3.汉语词汇研究
4.汉语音韵学
5.汉语语法专题
6.汉语修辞学
|
大专院校汉语言类专业教师,党政机关文职人员,文化部门(图书馆、出版社等)专业人员
|
中
国
古
典
文
献
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对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专业设立了三个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献研究、唐宋文献研究、古代小说、戏曲文献研究。要求导师要把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要强调学生夯实基础,掌握文献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从古到今有关文献的详细状况,能为其它涉古学科提供有关典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献处理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厚基础重实践的创新型人才。
本学科现有3位导师,均为教授,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人,硕士学位者1人。学科组成员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先秦两汉文献、唐宋文献、古代小说、戏曲文献的教学、研究与整理,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已形成特色和优势。本学科已出版古籍整理3部,学术专著8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权威核心2篇,获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社科二等奖、三等奖多项。目前主持研究项目共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研究项目1项,重庆市级项目3项。本学科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对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作进一步研究整理,拟在上述诸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
1.中国文化概论
2.中国文献学专题
3.中国古书版本学
4.中国古代诗文要籍解题
5.先秦两汉文献研究
6.古代小说文献研究
7.古代戏曲文献研究。
|
高等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情报所、文化新闻出版部门以及行政机构。
|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
本硕士点于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校第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硕士点所在学科1995年被批准为我校首批校级重点学科;1996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省级重点课程进行建设;2000年12月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市级重点学科,于2001年开始进行立项建设,2006年通过终期验收。通过长期建设,本硕士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导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综合实力优势明显。领衔导师为董运庭教授。
本学科科研态势强劲,部分研究领域和成果处于国内前沿地位;本学科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本学科生态环境良好,支撑条件优越。本学科在楚辞研究、南宋心学学派的文学研究、藏戏文化与汉族戏曲文化之比较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学术界达到先进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在西部地区名列前茅,具有明显优势。
|
1.楚辞研究
2.诗经导论
3.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
4.宋词研究
5.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
|
高等院校、党政机关、传媒出版、文化企事业单位等
|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
本硕士点1998 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批准为重庆市“十一五”重点学科。 同年,以本硕士点力量为支撑的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被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本硕士点具有一支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学科队伍。领衔导师为周晓风教授。
本硕士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研究、重庆抗战文史研究等方面有较为深厚的积累,在国内学术界达到较高水平,具有较大影响。
本硕士点在现有基础,优势特色与地位影响等方面在西部地区均名列前茅,具有明显优势;本硕士点研究成果丰富,梯队结构合理,培养的学生适应面较广,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
1.现代文学研究专题
2.当代文学研究专题
3.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4.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
5.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
高等院校、党政机关、传媒出版、文化企事业单位等。
|
中
国
少
数
民
族
语
言
文
学
|
1、在国内外影响广泛。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国内率先编著出版了《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汉文诗词选集》(30万字,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和在权威刊物、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论少数民族对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重大影响》、《三峡少数民族獠人和杜甫诗歌创作之波澜》、《论少数民族黎人对苏轼诗文创作之影响》等多篇重要文章,在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曾产生了不小的重要影响。
2、基础研究雄厚。近十年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课程组结合中国和重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特点,主持完成了重庆市教委的重点课题《长江三峡少数民族山歌集、民歌集、情歌集》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北民族研究》、《西南大学学报》、《古汉语研究》等多种重要刊物杂志上发表了若干重要文章,先后多次获得省市政府以及有关单位颁发的奖励。
|
1.少数民族文学通论
2.少数民族诗歌研究
3.少数民族小说研究
4.少数民族戏剧研究
5.少数民族宗教、民俗、语言特色研究
|
高等院校、党政机关、传媒出版、文化企事业等单位
|
比
较
文
学
与
世
界
文
学
|
本学科的研究特点是以世界文化的视野和比较文学的理论对世界文学以及世界各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和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本学科主要有四个专业方向:中外文学关系;中外文化关系;比较文论;世界文学。
本学科优势在于:1、拥有较强学术实力的师资队伍。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 本学科在重庆市及西部地区同类学科中师资队伍实力最强。2、学术研究硕果累累。3、研究生培养卓有成效。
|
1.比较文学专题
2.东方文化与文学
3.20世纪西方文论
4.跨文化风格比较
5.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
高等院校、中等教育教师、党政机关文职人员,新闻、出版等文化部门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