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学科是西部地区法学理论专业唯一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于197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属于全国最早一批设立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2003年10月,本学科被批准为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5月,本学科开设的《法理学》课程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学科现已设立两个研究中心,一是西部法制发展研究中心,二是中美法律与政治研究中心。同时依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这三个研究机构成为本学科重要的学术平台。1992年,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确定为重庆市市级重点学科,并在2006年的重点学科终期验收中被评为“优秀”。2006年再次被确定为重庆市市级重点学科。
2000年以来,学科梯队成员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家》、《现代法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出版专著20余部,在人员结构方面基本上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理论功底深厚、颇有学术造诣的学术梯队。以学术带头人为龙头,以学术骨干为中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实力。本学科在法学理论改革和法理学课程改革以及新学科建设和发展上都开法学界先河;在新老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本学科在法哲学研究、法治理论研究、法功能与法价值研究以及西部法治发展研究方面在全国法学界都负有盛名;本学科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在法学界获得了较好评价。学术带头人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在全国名列前茅,原学术带头人卓泽渊教授(目前仍是本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曾入选“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并担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现学术带头人付子堂教授于2002年获“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05年被《法制日报》评选为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并担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与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相比,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学科位居前列,在西部地区更是首屈一指。本学科的许多研究有着极其良好的学术传统和优势。现代法理学研究方向是本学科长达50年办学历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学校复办20多年以来,重点发展的学术领域。我校在全国首开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先河,并最先将其作为研究生学位课程,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优势。本学科利用地处祖国西南的地域特色,将“西部大开发与法治建设”作为本学科近年的重点研究课题,对西部地区在法制化过程中的规范冲突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学术队伍
法学理论学科现拥有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2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9人,助教5人。拥有博士学位的9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12人。 另有包括贺卫方教授、卓泽渊教授、邓晓芒教授、邓正来教授、刘小枫教授在内的外聘教师十余人。
学科带头人、学科负责人付子堂,男,1965年10月生,河南南阳新野县人。1981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先后获该院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99—2002年为武汉大学博士后。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林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理事,国家司法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国家司法考试协调委员会委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法学课题组成员,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其研究方向包括现代法理学、法律社会学以及科技法等。出版法学专著、教材、辞书等10余部,其中有多项属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代表性学术著作有《法律功能论》、《法之理在法外》、《现代法理学》、《法律社会学》、《科技法学》等。曾参与国家重点图书《中华法学大辞典》之《法理学卷》撰稿工作,是《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委员。现正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律与社会研究”。发表于《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现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和《法学评论》等国家级权威期刊或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50余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
学科负责人赵明,男,民盟盟员,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法学学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通英文,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行政法学院兼职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创办《法意》学术杂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商务印书馆主办),担任“海国图志”丛书(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上海三联书店)编委。代表专著有(1)《探寻现代法的精神——刘少奇的法思想与法实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2)《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版,2005年再版,荣获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政治与法律思想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05年再版,(4)《康德<论永久和平>释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在《中国法学》、《读书》、《现代法学》、《思想战线》、《浙江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研究及教学领域涉及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尤以中国先秦、古希腊和德国古典思想为重。
博士生导师文正邦,男,四川省安岳县人,1941年出生;历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外国法学研究》学术季刊主编,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部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政府立法评审专家,重庆市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市行政法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及本校职称评审法学学科组(专家组)成员,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主要从事于法理学、法哲学以及宪法和行政法学的研究和教学,对法哲学、法伦理学以及法社会学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努力和贡献,开拓了一条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法学研究的道路;提出和论述了法学改革的系统观和中国当代法哲学的理论体系,阐述了制度文明和法治文明以及区域法治的重要理论,对法学现代化和法制发展战略、“一国两制”的法学问题、社会治安系统工程、新中国宪政建设、依法行政、宪法与行政法基本理论、教育法制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等的理论探讨也卓有成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司法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西南政法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等十余项。出版有《法学变革论》、《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共和国宪政历程》、《法哲学论》、《当代法哲学研究与探索》、《法治政府建构论》等8部著作,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一百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30余篇,获得各级各类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40多项。是我国有影响的理论法学家,在法学界享有盛誉,在国外和境外也产生了影响,有的著作被介绍到国外和境外受到高度评价。其贡献《法制日报》作为“法律人物”介绍,上海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选为首批100名著名学者载入《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信息库》,《检察日报》作为100名著名法学家推上互联网;其业绩并被《中国法学家辞典》、《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中国当代名学者辞典》、《世界法律专家大全》等收录。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一)现代法理学
现代法理学研究方向是本学科长达50年办学历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学校复办20多年以来,重点发展的学术领域。2000年以来,本学科立足于现代法理学的理论领域,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的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问题,尤其是对市场经济的法律理论问题、法治与法治国家建设问题、法的价值问题、法的功能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法哲学以及法社会学的研究在法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以及西方现代法理学的发展也予以了特别的重视。出版发表了《法治论》、《从法制到法治》、《权利及其救济通论》、《法治发展的源与流》、《法治泛论》、《法治国家论》、《现代法治精神与中国法律制度》等学术专著以及大量关于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学术论文,获得了学术界的好评,为我国法治理论的推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法的价值研究中,原学术带头人卓泽渊教授先后推出了《法律价值》、《法的价值论》、《法的价值总论》三部学术专著,其中有两部著作分获省部级二等奖和三等奖,一部入选《中国优秀博士论文文库》。本学科学术带头人付子堂教授出版了《法之理在法外》、《现代法理学》、《法的功能论》等学术专著,并发表了研究法律功能的系列论文,对法的功能等进行了专门而深入的理论探讨,还作为编委参与翻译了《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学大辞典》。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本研究方向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起步较早、学术积淀深厚的传统研究强项。主要研究成果有:陈学明撰写的学位论文《马克思早期法哲学观及其法律思想初探》,于1983年即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1990年,黎国智教授主编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概要》(付子堂任副主编);1992年,薛伦倬教授主编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新探》(司法部“七五”重点项目,卓泽渊任副主编);1993年的国家规划教材《马克思主义法学著作导读》也由黎国智教授任主编(付子堂参与撰写)。1993年,我校申报成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分别研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法思想与法实践。2000年付子堂教授出版《法律意识形态的演进》一书,是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法律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2005年,付子堂教授又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一书,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遴选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三)法哲学研究
我校是改革开放后在国内率先开展法哲学研究和开设西方法哲学课程的学校。多年来,本学科文正邦教授带来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开展法哲学研究,发表了许多研究和评介西方法哲学的学术论文及著述,在法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赢得了声誉。
(四)西部法治发展研究
我校法学理论学科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确立以来,着眼于西部地区法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始终坚持西部开发的法治研究, 文正邦教授主持完成了《西部可持续开发战略的法治保障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本方向的特色在于利用西南政法大学位居西部的条件,深入研究中国亟待提升的西部法治,勾连法律的现代性与西部的法律传统,为重庆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服务。
(五)法社会学研究
本研究方向在学科发展中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本学科的主要成员王威教授即在国内率先开始对20世纪最重要的法律社会学家——美国法律社会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罗斯科•庞德的思想进行介绍和研究,发表了多篇关于庞德的文章。现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付子堂教授,在继承吸取各种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法律社会学理论训练,带领致力于投身法社会学研究的博士、硕士梯队成员在这一领域深入开展科研攻关,取得明显成果。
在保持现有研究方向学术优势的基础上,我们还拟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如法经济学、法政治学等,使法理学研究更好地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四、科研成果获奖(2001-2006)
1.付子堂:《法律功能论》(专著),重庆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2003)
2.文正邦:《当代法哲学研究与探索》(专著),重庆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03)
3. 付子堂:《法律意识形态的演进》(专著),重庆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2004)
4.张永和:《权利的由来——人类迁徙自由的研究报告》(专著),重庆市第三届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4)
5.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专著),重庆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2005)
6.文正邦主编:《法治政府建构论——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重庆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5)
7.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专著),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
8.付子堂:《法之理在法外》(专著),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2006)
9.文正邦:《论西部可持续开发战略的法治保障》(论文),重庆市法学会二等奖
10.卓泽渊: “法理学教材与课程模式的改革”(教材),2001年获重庆市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
11. 周祖成:《法律公平与社会和谐》(论文),中国法学会2006年法理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2.付子堂、王威、郭忠、周祖成:《西方法哲学》课件,被评为西南政法大学优秀课件。(2005)
13.陆幸福:《民主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2006年全国理论法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
14.周力:《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治立法》,2006年全国理论法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
15.周力:《西南民族现代化与文化变异》(专著,合作),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