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玉蓉,女,1968年3月出生,博士,教授。2002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10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到日本“东京大学農学部生物多様性科学研究室”访问学习一年;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
研究方向为动物行为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及分子生态学。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从分子、组织、器官、个体和种群等不同层次上,整合研究动物的生理和行为多样性及其功能进化意义,阐述青藏高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机理,为青藏高原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青藏高原草地鼠害的发生以及人为灭杀和自然过程干扰对害鼠种群的影响机制,提出生态治理对策。
先后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大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课题、青海省科技厅等多项课题。在研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母体低氧胁迫对高原鼢鼠子代EPO基因表达的作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啮齿类动物灾害发生与种群调控的分子机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飞蝗、草地和鼠害监测预警及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青海省科技厅项目“独行菜人工种植技术示范”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SCI收录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