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年修订)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年修订)

考研试卷库
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是民族学学科中具有显著特色的专业之一。本专以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史研究为特色,立足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贯通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历史,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注重学术研究和现实应用相结合,培养具有坚实民族文化知识和丰富田野研究经验的民族历史文化高素质专门人才。
 
  1.政治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2.专业目标: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使研究生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具备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和教学能力,并具有开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事业管理的能力。
 
  3.就业目标:(1)教学、科研工作;(2)文博及文化旅游部门。
 
  二、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学科门类:法 学(03
 
  一级学科:民族学(0304
 
  学科专业:中国民族史(030404
 
  研究方向:1.民族文化遗产研究;2.藏族文化史;3.回族文化史;
 
  4.族别史研究(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个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4学分;基础外语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个学分;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3个学分。
 
  四、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修
 
  课
 
  共
 
  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72
4
考试
基础外国语
1-2
 
5
考试
 
  础
 
  课
民族学通论
1
54
3
考试/考查
中国民族史
1
54
3
考试/考查
民族学经典导读
2
54
3
考试/考查
民族学研究方法
3
54
3
考试/考查
 
  业
 
  课
中国文化史导论
1
54
3
考试/考查
藏族文化史
2
54
3
考试/考查
回族文化史
2
54
3
考试/考查
文化学概论
2
54
3
考试/考查
史料学
3
54
3
考试/考查
 
  修
 
  课
 
  业
 
  选
 
  修
 
  课
 
  讲
 
  
甘青考古学
3
36
2
考查
宗教学通论
3
36
2
考查
非物质文化概论
3
36
2
考查
社会史概论
4
36
2
考查
族群与区域文化
3
36
2
考查
中国历代民族政策
4
36
2
考查
藏传佛教史
3
36
2
考查
藏学典籍介绍
4
36
2
考查
格萨尔史诗
4
36
2
考查
国外藏学研究
4
36
2
考查
伊斯兰教史
3
36
2
考查
西北佛教史
4
36
2
考查
西北经济史
3
36
2
考查
文化人类学理论
3
36
2
考查
文化语言学
3
36
2
考查
中国政治制度史
3
36
2
考查
安多藏语
3-4
54
3
考查
撒拉语
3
54
3
考查
土 语
3
54
3
考查
土族文化史
 
36
2
考查
蒙古族文化史
 
36
2
考查
撒拉族文化史
 
36
2
考查
藏族史前宗教与本教
 
36
2
考查
敦煌藏文文献
 
36
2
考查
学术讲座
 
 
1
 
社会实践
 
34
 
3
考核4
注:课程安排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五、考核
 
  第一、二学年以系统学习为主,并着重抓好培养研究能力和论文习作,适当时安排外出考察、访学;第三学年主要是学位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研究生学习期间至少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9学分,为考试课;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教学实践3学分。按学校规定专业课达到70分者可获得学分,选修课达到60分者可获得学分。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研方法和表明具有从事较高层次科研能力的体现。论文应有自己的见解或有新资料,运用新方法,力求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研究生通过学习,阅读文献资料和参加学术活动,于第二学年内确定论文范围和题目,提出选题报告,经导师审查确定后,上报备案。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为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集中撰写硕士论文的时间。论文必须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的头两个月内完成定稿(字数为35万),并经导师审批认可,然后打印成册。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组织论文匿名评审和论文答辩。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按学校规定公开发表二至三篇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
 
  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校内外的有关学者教授五至七人组成。按照规定程序对研究生的硕士论文进行审阅和公开答辩。
 
  附:必读和选读书目
 
  (一)必读书目
 
  1.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宋蜀华等《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
 
  4.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7.谷苞总主编《西北通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方铁主编《西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9.陈庆英主编《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10.牟钟鉴张践著《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1.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12.宋蜀华等《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卢勋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5.田晓岫《中华民族发展史》,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6.龚荫《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17.田继周《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金宜久《伊斯兰教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东嘎·罗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0.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2.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三联书店2000年版。
 
  24.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罗康隆《族际关系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26.﹝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27.﹝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主,2004年版。
 
  28.﹝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9.﹝美﹞C.伯恩《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0.﹝美﹞格尔茨《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31.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32.龚书铎总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3.秦永章:《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形成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34.马西沙等《中国民间宗教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6.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二)选读书目
 
  “二十四史”中古代民族宗教方面的“传”、“载记”、“志”等。
 
  1.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芈一之主编:《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3.芈一之主编:《西宁历史与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4.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编写组:《中国北方各民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6.崔永红等:《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芈一之:《撒拉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8.吕建福:《土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马成俊主编:《神秘的热贡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10.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编写组:《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编写组:《撒拉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吕建福:《土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5.白寿彝:《中国回族简史》,中央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16.编写组:《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
 
  17.芈一之:《青海民族史入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马曼丽:《甘肃民族史入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9.丁毅民:《新中国的回回民族》,民族出版社1958年版;
 
  20.编写组:《东乡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编写组:《保安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2.编写组:《裕固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3.编写组:《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4.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5.马长寿:《北氐与匈奴》,三联书社1962年版;
 
  26.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7.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28.周伟洲:《唐代党项》,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29.周伟洲:《南凉与西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0.(乾隆)《西宁府新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1.《西宁府续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2.《循化厅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3.《西宁卫志 西宁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青海地方旧志五种》,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5.王昱主编《青海方志资料类编》(上下),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1988年版;
 
  36.任继愈主编:《道教史》,中国社科出版社2001年版
 
  37.任继愈主编:《佛教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年版
 
  38.金 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39.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科院出版1989年版
 
  40.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41.芈一之主编:《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93年版;
 
  42.王尧《藏学概论》
 
  43.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5.洲塔等《甘肃藏族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6.黎宗华等《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47.李丽:《藏族宗教》,巴蜀书社2003年版;
 
  48.黄奋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49.林耀华《民族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0.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兰州俊华印书馆,1931年版。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