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万 教授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杨正万 教授

考研试卷库
杨正万 教授

  19661119日生,男,侗族,贵州省石阡县人;法学博士、博士后。19849月至19887月,在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律专业读本科,获法学学士学位;19889月至1990115日,在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读诉讼法专业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19933月);19999月至2002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攻读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20028月至2004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116日至19924月在贵州省铜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工作;19925月至19938月任贵州民族学院法律系助教;19939月至199810月任贵州民族学院法律系讲师;199811月至200211月任贵州民族学院法律系副教授,同时兼任刑事法教研室主任;20024月至20046月任贵州民族学院法律系副主任;200212月破格晋升法学教授;2003年被评选为贵州民族学院第四批学术带头人;2004年被评选为贵州民族学院第五批学术带头人;20046月至20048月任贵州民族学院法学院副院长;20049月起任贵州民族学院院长助理。20067月起任贵州民族学院院长助理、研究生处处长。20064月起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20079月起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兼任中国法学会会员、2002年兼任贵州省政协委员、2003年兼任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2003年兼任贵州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2004年兼任贵州省法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2008年兼任贵州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兼任贵州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

  个人专著:

  《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 —— 从诉讼角度的观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8 月版。

  《辩诉交易问题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2 9 月版。

  《死刑的程序限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7月版。

  合著学术著作:

  《二十世纪的中国法学》,中国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1 年版。

  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杨正万撰写6万字。

  主编、参编学术著作:

  《特种行业执法管理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新探》,华龄出版社 2000 11 月版。

  主编、参编教材:

  参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主编:《新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7 年版。

  参编:《外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 月版。

  副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主要有:

  《论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理论基础》载《中国法学》 2002 年第 4 期。

  《论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程序公正价值》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3 期。

  《被害人参与减刑假释程序思考》载《政治与法律》 2002 年第 4 期。

  《美国死刑案件中的被害人陈述》载《人民司法》 2002 年第 2 期。

  《试论被害人诉讼代理权》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4 期。

  《论被害人执行程序参与权》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2 年第 2 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英国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1 年第 11 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被害人上诉权再探》载《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 年第 4 期。

  《死刑的程序控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2 期。

  《共犯口供定案价值思考》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3 期。

  《论犯罪嫌疑人沉默权》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3 期。

  《公诉程序审查探析》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1998 年第 2 期。

  《陪审制度新论》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3 期。

  《被害人暂予监外执行的参与》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4 期。

  《死刑的正当程序与死刑的限制》,载赵秉志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论监听证制度的正当性》载贵州省《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5期。

  《逮捕制度根据初论》载陈光中等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6年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论刑事诉讼程序限制死刑的功能》载陈光中等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4年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逮捕制度的反思》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论纲》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摘要转载。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批捕权的行使》载卢建平主编:《刑事政策评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非法证据运用制度反思》载张德利、陈连福主编:《非法取证和刑事错案问题研究》,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 。

  《刑事强制措施的观念障碍》,载卞建林主编《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与前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境外追脏追逃若干问题思考》载黄风主编:《追脏追逃与国际司法合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1月版。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反思》,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惩治恐怖犯罪中的强制措施》,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4FX004;《刑事强制措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4年。

  2.贵州省长基金项目:《裁判事实认定论》,2005年。

  3.贵州省长基金项目:《死刑的程序限制》(博士后报告选题)2003年。

  4.贵州省人才办特助项目:《羁押替代性措施研究》,2007年。

  5.贵州省教育厅项目:《刑事追诉制度研究》,2003年。

  参加学术研讨会

  2000 5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

  2000 11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亚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

  2000 11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司法改革国际研讨会 ;

  2001 10 月参加了西安召开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2002 5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刑事诉讼证据国际研讨会;

  2002 8 月参加了在贵阳召开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年会;

  2002 11 月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2002 11 月参加了在湘潭召开的死刑国际研讨会;

  2003 3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保释制度国际研讨会;

  2003 9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

  2003 9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英律师辩护案例研讨会;

  2003 11 月参加了在南宁召开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2004 4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念和原则研讨会;

  2004 5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宪法修改与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研讨会;

  2004 5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研讨会;

  2004 5 月参加了在湘潭召开的死刑的正当程序研讨会;

  2004 6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刑事审前程序改革和完善国际研讨会 ;

  2004 7 月笔者参加了在长春召开的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研讨会

  2004 8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诊所法律教育会议

  2004 8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刑事法前沿问题暨证据法基础理论研讨会

  2004 9 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法律援助机构国际法研讨会

  200410月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20059月参加了在天津召开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20069月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20063月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在贵阳召开的反腐败公约国际研讨会;

  200610月参加了北京市检察院主办、在北京召开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国际研讨会;

  200610月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在北京召开的刑事法学前沿国际研讨会;

  200612月参加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在海南三亚召开的非法证据与错案防止研讨会;

  20076月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在北京召开的取保候审研讨会;

  20076月参加了由加拿大刑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在温哥华召开的中加刑事司法改革合作研讨会;

  20076月参加了由国际刑法协会主办、在温哥华召开的国际刑法协会第二十届年会;

  20079月参加了在兰州召开的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20086月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和河南焦作市人民检察院及市人民法院主办、在焦作召开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研讨会”;

  20086月参加了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经验研讨会;

  20087月参加了由请华大学法学院、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在北京召开的“完善刑事二审程序研讨会”。

  科研获奖情况

  2003年获得全国诉讼法学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2005年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三等奖;

  2007年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