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思想政治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信息网 >> 文章中心 >> 院校信息 >> 专业介绍 >> 正文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思想政治教育

考研试卷库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思想政治教育

一、    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面向社会, 为各级各类中高等院校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以及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并能适应党政机关、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党务、思想政治工作及决策咨询、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本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与应用型高级人才。 
要求研究生做到:
    1.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 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动态,具有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
    4.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听、说水平和读写能力。
    5.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        研究方向
    1. 青少年发展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成长、成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独立性、核心人格价值;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向着党和国家要求的目标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目标,为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本方向主要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和研究生思想变化的特点,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教育的新模式、新内容、新机制,从而进一步研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重点研究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状况。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大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大学生心理现状和心理咨询等问题进行研究。
三、    学制
学制为二~三年,一般为2.5年。
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半,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从开题报告算起)。学习年限可提前或延长半年。若在读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经本人申请,报院、校研究生管理机构批准,可提前毕业。若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则应办理延期手续。
 
四、    课程设置
硕士生培养实行学分制,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第一外语和另行规定的课程外,一般课程每18学时计1学分。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的学分数不应低于40分。具体分布如下:
    1. 必修课程:
公共学位课                     8学分
学位基础课(不少于4门)       不少于14学分
学位专业课(不少于3门)       不少于9学分
体育课                         1学分
前沿专题讲座(含讨论班)       1学分
文献阅读及读书报告             1学分
教学实践                       2学分
2. 选修课程:
学科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门)   不少于2学分
跨学科专业课(不少于1门)     不少于2学分
     3. 补修课程:由导师根据研究生具体情况研究决定。
    为保证培养质量,对于跨学科专业考入或以同等学历考入的研究生以及在招生复试时已被认为基础理论或学科专业知识有某些缺陷,需要本科生基础课程或其他课程。补修课程应由指导教师提出,列入培养计划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但不计算学分。
五、    前沿讲座的要求
    1. 前沿讲座的目的和内容
前沿讲座结合学生的研究方向,介绍该研究领域的历史和现状,反映本学科及其各个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方法与新成果介绍等。对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启迪其思维,提高研究能力,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有所裨益。            
2. 前沿讲座的形式
研究生前沿专题讲座形式有两种: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的、指导教师主持的学术讨论班;校内外专家主讲的学术讲座。学术讨论班内容可包括研究生本人做专题综述和工作进展报告、课题组教师或其他研究生做专题综述和工作进展报告、特邀的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专家做前沿学术报告等。
六、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使研究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且衡量研究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毕业和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是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对硕士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组成指导小组,既要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指导小组及教研室其他人员的作用。
硕士生应在第三学期或第三学期结束前,提交文献总结及选题报告。论文选题应当是从学科领域提出的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或科技进步有理论创新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鼓励硕士生选择直接面向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的课题。
对硕士生论文的要求为:
1.对所研究课题应有新的见解,对某些理论或生产技术问题力求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要求新见解有科学依据,论文中对新见解有相当深度的阐述。
2.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广度和工作量。论文应当是由本人独立完成,要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理论应用的能力,从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确定合理的研究方案、进行数据处理到得出科学的结论等环节,均应表明作者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一般应包括立题依据(调查研究和文献综述)、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理论分析及结论。文末应附有参考文献及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整理的原始数据,论文要求文字通顺、条例清晰、书写工整、图表精确、计量单位正确。
学位论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组织答辩。答辩通过后,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七、    其他
本方案自20069月开始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将根据国家教育部及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有关新规定做出相应的调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编号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试方式
备注
考试
考查
公共     学位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90
4
1
考试
不低于8学分
必修
 
外国语
160
4
12
考试
学位     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与原著选读
72
4
1
考试
不少于4门,不少于14学分
必修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题研究
72
4
2
考试
必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专题研究
54
3
1
考试
必修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
54
3
1
考试
必修
学位     专业课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54
3
2
考试
不少于3门,不少于9学分
必修
 
青少年发展研究
54
3
2
考试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54
3
2
考试
体育课
S12001
体育
18
1
1
考试
 
必修
前沿专题讲座
 
学科前沿讲座
 
1
2
考查
 
必修
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
 
1
3
考查
 
必修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
2
2
3
考查
 
必修
专业     选修课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研究
36
2
3
考查
任选
 
 
中国教育发展史   专题研究
36
2
2
考查
 
青少年问题专题研究
36
2
2
考查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研究
36
2
2
考查
 
当代中国道德问题研究
36
2
2
考查
 
未来社会与青年教育
36
2
2
考查
跨学科   选修课程
 
当代科技与科学    研究方法
36
2
3
考查
不少于1门,不少于2学分
 
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总学分
50学分
 
 
 
 
 
 
 
 
 
 

 

本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书目、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类别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者
 
经典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列宁选集(1-4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毛泽东选集(1-5卷)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1-3卷)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参考书目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郑永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民出版社,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所有版权
1997年版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
2000年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写,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靳诺,光明出版社
2004年版
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赵红、肖月生、旷勇著,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
2005年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薛明扬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 
荆兆勋,许敏编著,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郭广银,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新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张萧华,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0年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万斌、张应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戴艳军,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项久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
石书臣,学林出版社
2004年版
《美学意识形态》
伊格尔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学术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月刊
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社
半月刊
教学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月刊
高校理论战线
《高校理论战线》编辑部
月刊
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
半月刊
当代世界
当代世界杂志社
2003年版
 
考博咨询QQ 135255883 考研咨询QQ 33455802 邮箱:customer_service@kaoboinfo.com
考博信息网 版权所有 © kaoboinf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