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1. 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掌握常用流行病学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二、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计算分析题
三、参考教材
《流行病学》第6版主编李立明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四、考试内容
(一)绪论
1. 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2.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
3.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4. 流行病学的特征: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二)疾病的分布
1. 疾病频率测量:
(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2)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率;感染率;残疾率。
(3)死亡频率测量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累积率。
(4)预期寿命及相关指标:预期寿命;潜在减寿年数; 伤残调整寿命年。
2. 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暴发;流行
3. 疾病分布的形式: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三)描述性研究
1. 现况研究概述 :基本概念;研究目的与应用范围;研究特点与研究类型(普查、抽样调查)。
2. 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
3. 生态学研究:概念;研究类型;优点与局限。
(四) 队列研究
1. 概述: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特点;研究目的;研究类型。
2. 研究设计与实施: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选择);确定样本量;资料的收集与随访;质量控制。
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人时的计算;率的计算;效应估计(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人群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剂量反应关系。
4.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 失访偏倚; 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5. 优点与局限性。
(五)病例对照研究
1. 基本原理
2. 研究类型
3. 研究设计与实施:研究步骤;病例与对照的选择;样本含量的估计;资料的来源与收集方法
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均衡性检验 ;成组比较法资料的分析; 1:1配对资料的分析; 混杂因素作用的估计与分层分析
5.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常见偏倚的种类
6. 优点与局限性。
(六)实验流行病学
1. 概述:定义;特点;主要类型
2. 设计和实施:选择实验现场;选择研究对象;随机化分组;设立对照;盲法的应用
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评价实验效应的主要指标
4.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临床试验的基本设计类型;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5. 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6. 优缺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七)筛检
1. 概述:筛检的概念;筛检试验应具备的特征;筛检的目的;实施原则
2. 筛检试验的评价:金标准;选择研究对象;评价的指标;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ROC
3. 筛检效果的评价:收益;联合试验;生物学效果评价;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
4. 常见偏倚。
(八)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 概述:基本概念;系统综述的主要特征;Meta分析
2. 步骤和方法:拟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根据入选标准选择合格的研究;复习每个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估;提取信息,填写过录表,建立数据库;计算各独立研究的效应大小;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总结报告
3. Meta分析常用统计方法:一致性检验;加权合并
4. 偏倚及其检查:偏倚的种类;偏倚的检查。
(九)偏倚及其控制
1.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2. 研究的真实性;系统误差-偏倚
3. 研究的偏倚:选择偏倚(入院偏倚、失访偏倚、志愿者偏倚);信息偏倚(回忆偏倚、调查者偏倚);;混杂偏倚、混杂偏倚的分层分析。
(十)病因与因果推断
1. 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定义;病因模型
2. 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Mill准则(求同法;差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3. 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因果关系判断进程
4.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
(十一)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1.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我国预防工作的总策略;宏观流行病学的思想
2.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 :人类健康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全球化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食品安全不容忽视;生物恐怖及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对;新世纪青春期卫生面临的挑战;老龄化;艾滋病与结核病
3. 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新公共卫生运动
4. 疾病的三级预防
5. 疾病监测:定义;种类;相关概念;用途;内容与方法;疾病检测系统;行为学监测和二代监测;现代信息技术在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
(十二)传染病流行病学
1. 传染病流行史;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2. 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源;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传播途径及流行特征;人群易感性;影响人群易感性的主要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
3.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疫源地及流行过程;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4.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措施 ;常规报告;哨点监测;传染病报告;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杀虫;免疫预防
5.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预防接种;计划免疫方案;评价指标
6. 新发传染病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病因;传播机制;传染过程;特异性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流行规律;预防和控制措施。
(十三)伤害流行病学
1. 概述:定义;伤害的分类;伤害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2.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伤害在我国的流行特征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测量指标;伤害的原因及危险因素研究;伤害监测
4. 伤害的干预;伤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
(十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1. 概述:突发事件的定义;突发事件的分类;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调查方法:暴发调查;灾害和事故调查方法
3. 应急反应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