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
学科名称及代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0
学科队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从生物分子的结构、特性与代谢探索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日益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我校于2004年3月把该学科确定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经过3年的努力,本学科在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条件与管理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明显提高,并于2007年5月升格为校级重点学科。学术团队共有教授7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千百十”培养对象2人,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硕士学位教师10人(包括在读博士生4人);团队中有5位教授和1位副教授有国外学习的经历。
学科研究方向
本学科已形成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两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生物生长发育相关调控物质的代谢、功能与应用研究以及有关功能基因克隆和分子检测等领域颇具特色。另外,本学科的学术平台--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也日臻完善,并已成为我校师生(含研究生)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日益成为我校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及展示我校科研成就的亮点。
科研项目及成果
植物多胺代谢及其分子调控:对新型植物生长物质--多胺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跟踪研究,并对植物多胺氧化代谢关键酶——多胺氧化酶的分布规律、细胞定位、分子结构和催化特性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有关研究成果《Plant Science》(SCI收录)等发表,处于本研究领域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分子机制:就鲜切花采后衰老变质的分子机理与化学调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木栓质生物合成抑制剂S-carvone调控鲜切花衰老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已在本领域国际主流期刊发表3篇SCI收录论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1项、副主持1项),着重就采切创伤对鲜切花采后木栓化的诱导机制及其分子调控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对认识观赏植物采后衰老机理及其调控技术有重要意义。
植物功能基因克隆与分子检测:以水稻、花生等为对象,主要开展功能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研究。克隆了花生叶片中ABA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AhNCED1,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AhNCED1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植物的ABA含量和抗旱性,成果发表《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SCI收录)等刊物。目前仍在继续相关研究,并起始植物苯丙烷类代谢关键酶PAL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工作,有关成果将对与苯丙烷类代谢相关的次生物质合成及其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胚胎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通过异体移植新生鼠卵巢(冷冻保存)结合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获得了成熟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获得的胚胎作胚胎移植后,成功地生产出仔鼠(国内首例,世界第4例)。利用本技术获取成熟卵母细胞来解决卵子匮乏的问题,不仅在生殖生物学、生殖医学以及治疗性克隆等方面有应用前景,也利于濒危物种保存和遗传物质资源库建立。
动物生长和繁殖内分泌调控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畜禽生长和繁殖内分泌调控机制,成果发表在《Domestic Animal Endocrinology》(SCI收录)等刊物上,并为以后进一步阐明动物生长与生殖的具体调控机制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