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是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学科,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起着积极的作用。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用以提高工程结构和工程系统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能力的科学理论、设计方法和工程技术,通过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未来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灾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能力,提高国防工程和人防工程的防护能力。本学科点主要开展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与应用、高层高耸与大跨度结构抗震与抗风、工程结构加固与改造、桥梁结构减震控制研究、地下空间及防护结构、地基处理等方向的研究。
本学科点现有指导教师25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导师中有博士学位的17人。学科实验室拥有MTS公司生产的3×3m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大型电液伺服压剪实验系统、三通道电液伺服协调加载系统等先进、配套的实验设备、仪器和ANSYS、SAP2000N等大型分析软件。
近5年来,已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项目及各级、各类项目10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市厅局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参编国家规范1本,主编行业标准1本、产品标准1本。出版了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等5本专著、主编或参编了《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学》等21本教材。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3项。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60余项。
本学科为省、市、校重点学科。本学科点实验与科研基地工程抗震减震与安全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震工程及应用技术实验室为省重点实验室,硕士点所在土木工程专业为省名牌专业。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挂靠我校,周福霖院士为主任委员。
本学科带头人周福霖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国内外著名工程抗震与工程减震专家。教育部、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兼任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现任国际地震工程学会单位成员代表、国际隔震减震控制学会(Assisi)创建成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国际、国内20余个学会或专业委员会委员或常务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导、《工程力学》、《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多个学术刊物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