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察目标
1、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与方法。
3、能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4、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二、参考书目
1、《中国近代史》李侃 主编,中华书局,第四版。
2、《中国近代史教程》郭豫明 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3、《中国现代史》魏宏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何沁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三、试卷结构
本命题原则根据教育部部颁"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难易程度适当,以测试考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深度、广度;以及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的能力。测验考生是否具备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基本条件。
本命题以本大纲参考书目中的内容为标准。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共三种题型,总分100分。
1、 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 简答题 (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 论述题 (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四、主要考查范围
(一)近代部分
1、列强的对华侵略
两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2、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
义和团运动
3.清末民初政局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
建立民国的活动
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4.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经世致用、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与科举变革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5.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运动与理论基础
立宪运动、革命派组织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二) 现代部分
1、民国初年时期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2、土地革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
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红军五次反"围剿"与长征
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
3、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侵略东北与伪满洲国成立
西安事变
南京大屠杀与日军暴行
抗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
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
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
4、解放战争时期
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重庆谈判
三大战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5、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
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与中国科学的初步发展
民国时期的各种思潮
民国时期的史学、文学与艺术
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
(三)当代部分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
新中国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
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建设的曲折
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
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从"五一六通知"到全面内乱
庐山会议与批林批孔
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
4、拨乱反正(1976-1978年)
拨乱反正的历程
"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路线
5、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
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邓小平南方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