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察目标:全面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的历史,把握其发展规律及其主要特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并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题型和比例:
1、断句、翻译和简要分析史料: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2、简答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3、论述题:共2题,每题35分,共70分。
五、考查范围:
(一)概论
1、 文化界说。
2、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3、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4、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中国文化产生的背景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3、宗法制度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文化发展的影响。
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中国原始物质文化、原始观念文化和原始社会组织。
2、殷商"神本"文化向西周"人本"文化的转变历程及其意义。
3、春秋战国百家兴起的文化背景及其学派特征。
4、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兵家等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
5、秦汉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的关系。
6、秦始皇统一文化的措施和历史作用。
7、从黄老之学到独尊儒学。
8、玄学思潮兴起及其思想主张。
9、道教创立与发展。
10、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11、儒、玄、道、佛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2、盛唐文化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13、两宋文化与唐代文化的特色。
14、宋代理学基本思想。
15、宋代熟知宋词、市民文化、教育和科技成就。
16、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17、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18、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19、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
20、明清时期在图书古籍、古典科技方面、学术文化方面的成就。
21、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22、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23、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24、中国古代天学、数学、医学等成就。
25、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
26、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7、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四)、中国文化类别
1、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的演变。
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3、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4、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5、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6、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7、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8、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9、中国古代建筑、雕塑、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门类的成就。
10、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11、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演变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12、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成就,编年体、纪传体、典章制度、纪事本末与史评等不同体例的史学典籍及代表作。
13、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14、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的影响。
15、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基本内容。
16、传统美德与典范人格的关系。
17、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演变 。
18、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19、自然崇拜、动物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
20、道教的思想渊源。
21、道教的主要教派。
22、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23、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24、道教和道家的联系和区别。
25、佛教的基本教义。
26、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27、中国佛教主要学派和宗派。
28、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
29、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30、汉代儒学。
31.老庄思想主张。
32、宋明理学主要理论。
33、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天人关系。
34、中国古代圣人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
35、中国哲学的一般的思维方式。
36、古代哲学的知行关系。
(五)中国文化综论
1、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2、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
3、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4、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5、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6、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7、中西文化的比较。
8、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国民性。
9、中国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
10、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