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技术学院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光电技术系,2008年更名为光电技术学院。办学以来,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着力打造光电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示范性公共物理教学和实验平台。学院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加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加强为光电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国防科学技术等行业服务,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材料物理4个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光电子技术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光电信息技术方向,应用物理学专业设置光电材料与器件方向,材料物理专业设置信息功能材料方向。目前共有在校学生约1200人。此外,本院还承担全校理工科学生大学物理、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
学院下设4个专业教研室(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应用物理教研室、材料物理教研室)、1个基础课教研室(物理教研室)、3个专业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信息光学实验室、信息材料实验室)、物理实验中心。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共有教职员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47.1%,其中教授5人,副高职称教师1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4.5%,其中博士21人,硕士17人(含在读博士3人)。余万伦教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向安平教授、朱兴华副教授是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近年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专业实验室拥有1000余万元光电类硬件设备,为学生提供了光电信息科学技领域优良的实验、实习、实践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平台。学科能力不断递增,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500余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150余篇。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光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素养。以此作为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建设的依据,突出学生科技素养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学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践机会,现已有实习实践基地7个,计划在5年时间内再新增实习实践基地2~3个。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发挥搭建了优良平台。近年来,在全国及省级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科技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41人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共计17项。
学生主要面向光电子技术、光电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已先后为社会输送了近千名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凭借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很快地掌握自身业务,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不少学生在国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工作,如华为、大唐、中芯国际、TCL、长虹、东骏激光、创智、科维、旭光电子、九州电子、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历年均在95%以上。这些学生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一批学生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类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个别已成为所在单位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