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研究所前身是四川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家畜饲养教研室,1962年建立四川农学院畜牧兽医系饲养营养研究室,1986年成立动物营养研究所,为正处级建制。本学科点196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9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批准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单位,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实验室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所在一级学科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再次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成立“未来农业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猪抗病营养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2007年又一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并立项建设“动物抗病营养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和“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饲料工程中心”和“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研究所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4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后备人选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百人计划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有动物营养生理、动物营养代谢疾病、微生态营养、饲料生物技术、动物营养分子生物学等兼职教授9人。2007年,本教学科研团队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研究所承担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任务。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主编的《动物营养学》教材第一版、第二版及《饲料添加剂学》分别获得1996年和2005年全国优秀教材;《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课程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营养与食品工程”、“动物与人的比较营养”和“动物营养与免疫调控”四个专业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迄今为止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近400人,博士研究生近100人;现有在校博士生70余人,硕士生150余人。
研究所主要从事猪、鸡、鸭、鱼、珍禽、草食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的营养物质代谢、营养需要、营养调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加工配制技术以及交叉领域如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生物技术、营养与微生态学、抗病营养等的研究。先后承担完成了近百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奖励二十多项。已出版教材及专著40余部,每年发表论文100多篇。
研究所拥有与国际同类学科相当的实验室和教学科研条件。试验基地面积34000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2000余平方米,有从意大利引进的成套现代化猪舍、从法国引进的动物营养代谢自动采食及称重系统,有人工气候调控饲养实验室、水生动物代谢实验室和自动水循环系统。动物营养实验室面积为2500平方米,有价值2000多万元的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能够满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动物营养研究所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新模式,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合作。目前已与国内10余个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了博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利益为纽带、产业为支撑、项目为载体,由企业资助,共同对企业的技术难题攻关,不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而且促进了学科发展,提高了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