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是以作物学科为优势、生物技术为特色,农学为主体、涵盖理学与管理学的多 学科、多层次办学二级学院。其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的四川通 省农业学堂农科专业,1935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并入国立四川大学后,为四川大学农学院下设的农学系。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迁至雅安独立建校,下设农 学系,其后根据发展需要学校陆续将部分学科或专业拆分单独建系(所),如土化系、农经系、小麦研究所、水稻研究所。1993年在原农学系与土化系基础上成 立农业科技学院,后更名为农学院,随后又分出玉米研究所;2003年3月土化系、微生物系与气象教研室分出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目前学院已形成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博士后流动站等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教育结构。
学院下设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学系、特用植物生产学系、植物生理学系、植物病理学系、农业昆虫与农药学系、生物技术系、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系 等8个系和一个院级教学实验站。学校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和水稻研究所的教学和学科建设由学院统一管理。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79人。专兼职教师131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3人(正高40人,副高33人),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生导师79人;45人具有博士学位,49人具有硕士学位。有中国工程 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西南作物特异基因发掘与利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一二层次人选2人。
开设了农学、烟草、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含农药方向和检疫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农村区域发展等8个本科专业。近年 来办学规模稳步扩大,目前有在校本专科生2532人,硕士、博士研究生610人,近10年共向社会培养和输送716名合格研究生。另外在专业学位教育方 面,从2002年开始,已经培养34名合格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的农推硕士为46人。学院拥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已有4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细胞生物 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遗传育种为国家、农业部重点学科;西南作物 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作物生物工程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始终把本科教育教学作为中心工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 求,先后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编制与修订,明确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形成了规范、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2000年以来共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11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博士生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2004年四川省教学 成果一等奖和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公开发表教改论文39篇。发扬“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 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开拓实践教学新途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学院建有13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在校本科生先后获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国家二等奖、三等奖及四川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近三年来,已有17篇本科生参与科研论文公开发表,其中在核心期 刊13篇,一级学报8篇;从2001年至2006底,研究生在SCI上共发表论文66篇,占全校(147篇)44.9%。一些研究成果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推 广应用的关键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注重原始创新与社会服务,包括小麦、玉米、水稻三个研究所在内的专兼职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培育出 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上百个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亿余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过200多亿元,为四川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 献;已有11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 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年均发表论文100多篇。
在学院长期发展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心系“三农”、献身农业和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并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楷模。早期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著名玉米专家杨 允奎教授等所形成的“二杨精神”,经过著名水稻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著名玉米遗传育种专家荣廷昭院士等传承发展,作为“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 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的源泉与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农学人与所有川农人代代传承的强大精神动力,鼓舞着广大教职工献身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事 业。
此外,学院还承担了2006年四川省农村村支部书记培训班的部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省委组织部和学校交给的教学和管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