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以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等主要内容;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其中基本理论部分占80%,理论联系实际占20%。
二、内容及比例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占50%)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2.物质和意识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物质和运动;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形式;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意识与人工智能;实践的结构和功能。
3.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世界的普遍联系;系统论及其与矛盾论的关系。
4.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论的前提、基础和本质;认识的结构,认识过程的辩证关系;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功能与作用;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与价值;哲学史上纷繁复杂的真理观;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5.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决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形态
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
7.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杠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8.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社会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进步的尺度;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0%)
1.资本主义形成及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2.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3.剩余价值规律 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社会资本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分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及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10%)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长期的实践过程。
三、题型及分值比例
1、简答题:40%
2、论述题:60%
四、可供参阅书目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