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通信和控制学科创建于1960年,1985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3年成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随着学院学科领域的不断扩展,2005年更名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年经学校学科调整,原软件学院并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和6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
学院学科涉及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8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12 个硕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密码学、教育技术学),6 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点(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软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和工程硕士点,以及若干高师硕士点;另有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信息与通信工程)和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学院现有10个本科专业和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自动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以及新增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其中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四川省品牌专业,网络工程、自动化(含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和信息安全为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教授32名,副教授41名,博士生导师32名。教师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拥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国家、省部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优秀学术骨干,师资队伍学历与学缘结构合理,已形成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五个行政系,建有信息编码与传输(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交通信息工程(铁道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和7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网络通信技术、移动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国家计算网格、云计算与智能技术、信息协同与物联网工程,以及信息光子与通信、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微电子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为代表的12个实验室,曙光国家高性能功能计算中心、虚拟现实、神经网络与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11个院内研究所的科研平台。教学科研设备配置合理,拥有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和各类先进的电子信息专用仪器设备,同时依托重点实验室建立本科科研与工程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坐落于犀蒲校区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心(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软件工程基础实验中心(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8个本科专业实验室,承担着基础型、综合设计型和个性化实验教学,以及各类国际国内大赛、实习和实训基地任务。
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发展迅猛,承担着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国际合作等)、“973”、“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11”计划,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科技部、教育部、四川省和铁道部以及来自行业、地方和企业的各类科技开发项目数百项,数十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信息学院的科研与教学已涉及电子信息领域的各个学科,成为国家、行业、区域和地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领域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学历教育涵盖、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留学生(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成教,网络教育等多个层次,目前学院有各类在校学生5846名,其中博士生220人,硕士生1383人(含工程硕士83人,高师硕士46人及研究生课程工程硕士课程进修班学员144人),本科生2546人(含成人教育本科生62人,全日制网络教育本科生327人)。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研究生2000多名,本科生近6000名,毕业生遍及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和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