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维利,男,1954年生,辽宁大连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院长,《教育科学》杂志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辽宁师范大学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1995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2002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
先后主持过“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研究”、“构建中小学校长连续跟踪培养模式”等多项国家人文社科和教育部重点项目,出版《劳动力市场的变革与教育内部的自我调节》、《教育与文化》、《教育功能论》等专译著10余部,在《求是》、《教育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编过《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师德读本》等面向21世纪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系列新教材。主持的“教育学专业需求导向型整体教学改革”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劳动力市场的变革与教育内部的自我调节》、《教育与文化》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多项成果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傅维利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中青年专家,他在教育基本理论、道德教育、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案例教学以及宏观教育决策方面做出了许多国内一流傅维利教授的研究成果。他曾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受国务院学位办的委托主持编写全国教育硕士统编教材《教育问题案例研究》,教育部面向21世纪部颁本科教材《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师德读本》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教育部审定的部颁实验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辽宁海洋资源》等,对我国教育科学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产生过实质性重要影响。
他在学术研究上有诸多建树,出版过《教育功能论》、《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现代教育原理》、《课程与文化》、《劳动力市场的变革与教育的自我调节》、《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等10余部学术专著,在《求是》、《教育研究》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鉴于他在学术上的开创性工作和坚实的学术积累,各级政府和学术团体给予了他较高的荣誉:2001年他作为第一带头人主持的“教育学专业需求导向型整体教学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曾连续两届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多次获辽宁省和大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还在2003年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并连续两届获大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他出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以及辽宁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参与组织辽宁省及全国的教育科学学术性研究与发展工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
作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和《教育科学》杂志主编,他展现出高水平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勇于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深入改革,其所带领的团队具有很高的凝聚力、进取精神和学术创新能力,在辽宁师大和辽宁省屡创第一。目前该学院已有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建设国内一流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他的主要学术创见包括:
1.在教育功能研究领域提出关于教育功能形成、释放于阻滞的若干基本原理,首次提出教育功能不守恒性、间差效应等重要观点,并发展了舒尔茨等人关于教育产生经济效益的观点,不仅在统计学意义上,而且从功能关联意义上,揭示了教育产生巨大效益的深层奥秘。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寻找出关于经济发展与教育投入和教师社会声望的两个基本规律,即当一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水平超过4%,这个国家即已获得较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的财政和人力需求基础;一国的基础教育要获得较好的运行与持续发展,教师的社会职业声望和收入要处于社会职业声望系统的上三分之一处。相关观点主要阐述于专著《教育功能论》。
2.在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领域采取了文化发展史与教育发展史关联研究方法,论证了文化的传承、变异、交融、和碰撞与教育发展变化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与文化间契合型历时性系统整体扭和的新观点。相关观点主要阐述于专著《教育与文化》。
3.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研究领域中,系统地分析了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提出了教育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间实现远期动态吻合新思想,并详细阐述了规划设计和实施中的“中国模式”。相关主要观点阐述于专著《劳动力市场与教育的自主调节问题》。
4.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我国道德教育中的割裂和分离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新世纪初又创见性地提出缺乏真实性道德冲突,是中国乃至世界道德教育普遍面临的核心问题,同时从理论上揭示了真实而恰当的道德冲突促进人道德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实施策略。这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自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以来,关于人道德发展内在机理的基本理论,为今后道德教育的改革确立了基本方向。详见《真实性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
5.在教育研究取向和方法领域中,清晰地界定了教育原创性研究的内涵,提出了原创性研究与继发性研究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教育原创性研究的重点领域以及推进教育原创性研究的基本政策与原则。详见《论教育原创性研究》。
6.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厘清了学术界在实践能力定义方面的混乱局面,首次提出了关于实践能力构成的四种主要要素,即实践动力、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情景实践能力,这为我国今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清晰的发展和改革路线。
7.在案例教学研究领域中,发展了国内外关于案例教学的思想和实践,提出将学科基本结构、基本观点和案例分析及支持性资料有机结合起来的新的案例教学结构,并用这一主导思想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批教育学领域中的案例型教材《教育问题案例研究》、《师德读本》。